APP下载

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009-04-21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单词笔者课文

蔡 蕾

——Hello!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too.

这是两位小学生在一堂英语公开课上的问候语,对答如流,配合默契,可是一位外籍教师的评语,却震惊四座,他说:“这种问候不实际,全是教科书上的句子,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不都是这样的,我们要走出教科书,走进生活!”这位外籍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掌握书本知识,结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单词句型,却不会灵活运用,不能算真正学会了英语。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创设语言环境,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设计师,要搭建出一个能顾及知识体系内在联系,顾及学生成长需要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主动、积极、全面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笔者根据不同课型,创设了一些紧扣生活、童趣盎然的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际,学会合作,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如教“May I come in?”这个句子时,笔者先站在教室外敲几下门,注视着全班学生,用请求的语气说:“May I come in?”学生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猜想着,笔者又重复做了两遍,这时学生终于猜出了句子的意思,并回答“Yes, come in.”,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对这个句子印象深刻,以后进老师办公室,他们就会自觉地用它提问,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把握教材,适当延伸

教材上的内容贴近生活,题材新颖广泛。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充分挖掘延伸教材内涵,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比如,本文开始的那段问候语本是课文中一个对话,笔者发现平常问候学生们的时候,他们都用这几句话回答,到底在说心里话呢,还是在背课文?为了让学生表达真实的自己,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些表现喜怒哀乐的简笔画,并且在旁边写着:Just so so. Not bad. Not well. Great. Im so fine. 请学生看图选择自己需要的句子,于是新颖真实的对话出现了:

——Hi! How are you?

——Just so so. And you?

——Me, too.

又如,

——Hello. How are you?

——Great! What about you?

——Not well.

这些句子都是课外内容,但很容易掌握,学生学会后就能根据自身感觉如实回答别人的问候了。

三、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英语学习单靠课堂40分钟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成绩。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播放和课文相配套的录音或录像,如英语故事片、卡通片或教学节目录像。为了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我采取循环播放的方式,学生可以看一遍,也可以看多遍。

2.在班级开设英语角,不只本班的学生参加,还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参加。

3.在学校开播英语广播,办英语小报,学生负责采集稿件,编辑,播音和排版,教师适当指导。

学生在活动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一次学生讨论 “Lets play football.”和“Lets play soccer.”有什么区别,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football是美式足球,也就是橄榄球,活动的时候既可以用脚踢,也可以用手扔,而soccer是英式足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足球。学生在查找单词的时候,又学会了其它同类的词汇如play basketball, play badminton, play table tennis等等,这无疑使他们加深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丰富了英语知识,提升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多渠道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还要求学生把英语和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体育课把Line up(排队),Stand attention(立正),Lets count(报数),Turn left(向左转),Turn right(向右转)用上;美术课涂色的时候,用英语说说使用的颜色;科学课上,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英语表达;计算机课上,把计算机键盘、屏幕上英语词汇、指令的意思一一查询清楚……通过这些切身体会,学生们深深感受到:英语原来时时处处都在我们身边。

五、设计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巩固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部分——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重建与提升,能够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因此,家庭作业不能局限于抄单词背课文,其设计思路应适当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促使学生在课后自觉使用语言。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如单词接龙,招兵买马(给一个长单词,要求用其中任何字母拼出新单词),看图写话,收集英美文化知识等。这样的作业具有伸缩性、创新性、趣味性,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困难的学生要求可放低,而对于优秀的学生,要适当提高标准,从而因人而异地培养巩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学习了关于Christmas的课文后,我发动学生课后制作英语圣诞卡和小报,他们上交的作品真是内容丰富,有Christmas祝福语、小诗、歌曲、故事,有些学生还专门访问了外籍人员,了解他们是如何过Christmas Day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灵活运用了课文句型。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交际场合进行有实际内容、意义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实践证明,只要长期坚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会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单词笔者课文
老师,别走……
单词连一连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看图填单词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Playing with / i? /
性能相差达32%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