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

2009-04-21唐进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

唐进力

[摘 要]新课改给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新课改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认识,从正确饯行新课改理念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当认识

新《课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因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当,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当做法。

1.对于传统一刀切,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精神下,存在着过分偏向课改精神,对于传统一刀切,传统 的教学方法似乎成为了一种包袱,唯恐弃之不及。有些教师认为听别人讲一两节示范课、听一两次培训,就掌握了课改精神,不学习相关理论,不研究新课教改精神实质,进而否定一切传统教学方法。无论什么课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上不能体现,甚至认为用传统教学方法就等于不成功。在实质上,这是对课改精神的背离,因为新课改的精神在于创新,需要对传统扬弃,而非否定一切。

2.不注重学法指导,变自主学习为自由学习。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变自主为自由、视主体自觉为自由放任的现象。例如,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整节课让学生看书、讨论、互相提问,教师却过少讲授或参与。结果往往不言而喻,真正思考、探究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在说笑、看热闹。

3.对学生评价不当。作为“以人为本”的新课改,其在情调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学习的同时,应给予情感关注,适时运用评价功能,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但需要指出的是,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应该实事求是。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评价不够客观,对教学中无论学生表现好坏,结果对错与否均给予鼓掌鼓励。相反,对于暴露的问题则不给予披露与指导,这实则成为一种对学生的吹捧,与新课改精神是违背的。

二、如何践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课改》对数学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的强调赋予了数学教育更高、更新的教育地位,这也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初中数学教学,应以《课改》为指导,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深入饯行《课改》精神。在实际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首先改变对学生地位的认识,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念,确立数学学科在教人、育人中的工具性与价值性。针对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际,转变现有的师生互动关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陋习,同时注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兴趣的激发。

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关系。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通常是先复习、再学习新知识,走的是“讲、练、评、总结”的路子,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生互动关系,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仍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觉得数学的枯燥无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充分发挥在学生知识学习中的启发、教育、引导作用。

同时,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要因“人”制宜,联系学生事情有效教学。针对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差、学生学习层次化的实际,要通过总结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实施教学。在考虑多数人实际的基础上,突出少数差等生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合理把握教学的梯度、坡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知识加工、内化,做到“基础好的有所学,基础差的不灰心”,真正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2.转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找准兴趣“坐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有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传统教学往往重教轻学,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教法束缚了学生的自觉性,学生兴趣得不到激发,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性也不够,这显然与当前的课程标准要求相违背。

新课改要求“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序”,应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建构性学习的转变,从局限于学科内部来学习数学向更多地联系数学的外部的转变。为此,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找准自身的兴趣“坐标”,通过兴趣的激发来实现。因此,在此过程中,应从教学方法上找路子,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找寻与激发。

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应做到教学与实践相融合,联系生活有效教学,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大胆引进和采用诸如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数学逻辑与思想的传授,以启发、引导学生。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课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肯定知识获取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情感、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由此,本质上它赋予了初中数学教学传授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这给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与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针对以往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教学环境的缺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大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知识“变抽象为直观”,提供充分的图形支持、操作示范,以启迪学生思维。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升学生的素质。

总之,《课改》从宏观层面给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学在理解《课改》理念下,应重在饯行之。

参考文献:

[1]梁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5,(2).

[2]陈明华.数学(初中卷)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