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

2009-04-21戴麦桂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材料

戴麦桂

英语听力薄弱是广大农村中学的普遍问题。有许多学生在初中时英语学习都是尖子生,升入高中后,由于英语听力差,学英语时老师讲课听不懂,学习英语几乎失去了信心。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学英语长时间只滞留在对词和语法的学习上,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而对其中最重要的听说训练,则让其靠边站,其后果是读了几年英语,书面能力是有几分修为,可一遇到“老外”,则不知所措,结结巴巴,甚至听不懂。

一、影响农村中学英语听力的因素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影响农村中学英语听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及基础知识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结合。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没有掌握正确发音,缺乏一定的词汇量,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较弱,感到听懂听力材料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准确,影响了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和反应速度。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的语音、词义和基本语法知识就成了做好听力理解题的关键。而农村初中相当部分学生由于掌握的词汇有限,语法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遇到“卡壳”现象就在所难免。

2.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应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文化、风俗以及语言文学知识。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和语言习惯与中国相差甚远。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在交际中即使语句准确无误,也有可能产生误解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由于学生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狭窄,以致影响了学生的听力理解。

3.心理障碍。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现阶段,农村学生在心理上都害怕听力测试,紧张、焦虑的心理伴随着整个听力测试过程。我们都知道人处在焦虑的状态下,其心理语言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思维迟钝甚至会出现思维暂停现象,越急越听不懂,越听不懂越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听的进程和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学习习惯障碍。在近几年的中考英语测试中,考生一般都反映录音磁带速度太快,跟不上节奏,只能断断续续地去捕捉听力材料的意思。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不良的教学方式而培养了学生不良的听力习惯。在传统的听力训练中,教师总是采用放慢速度、多次重复的方式,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听懂材料,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先将所听到的英语信号在脑中运用英译汉的方式进行思维理解,这种听练习惯严重影响着英语语感的形成,阻碍听力水平的提高。 另外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听力培养有浓厚的“应试”倾向。不少教师理念未改变,担心用英语讲课学生听不懂,“汉语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上课基本不说或者很少说英语,在考试之前用录音机随便听上几套题,草草过关,这是一种典型的“短期行为”和应试教育。这忽视了英语听力气氛的营造,学生失去了听力学习的外在环境,长久下去,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了偏见,平时不主动地去听、说,考前“临时抱佛脚”,造成了听力方面的困难。

二、解决措施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1.创设环境,诱发兴趣,增加听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听音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听音效果必然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由浅入深反复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受语音信息的刺激,以锻炼其感知力,培养其想象力和思维力。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听力课或听说课,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听说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逐项对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练习。

2.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3.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听说机会。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充分给学生营造英语听说的氛围,使英语的学习“经常化、生活化”。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些学生晨读时不出声,忽略了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事实上从生理角度讲,出声朗读能通过刺激人的听力神经来激发听力中枢的兴奋性,形成听力的条件反射,进入良好的听力状态。因此要教育学生平时养成朗读的好习惯,这也是提高听力的基础。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与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变教学理念,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课多用课堂用语,课间用简单的英语和学生交流。变传统的“老师讲、老师说”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长此以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另外,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提高学生的听力,如录音机、计算机、广播电视、语音室等。同时,利用这些媒体进行不同声音的听力训练。比如听男女老少的声音,戴耳机听,不戴耳机听等。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吃午饭,可利用午饭时间在广播中播放英语录音,增强学生听力的适应性。

4.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非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主要是指与听力材料无关的语言背景知识,学生若具备一定的语言背景知识,对所听到的内容有所了解,会对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提高听力,除了认真学习教材之外,还必须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平时要广泛阅读,这样不但可以扩大阅读量,增加词汇量,还可以扩大知识面。听力测试中的一些对话,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对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不容易了解对话的内容。因此,利用课下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循序渐进,加强指导,掌握方法,不间断地去听、读、练,农村中学学生的听力障碍一定会被克服。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材料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