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活化寒暑假科学作业的探索

2009-04-21赵建权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暑假作业初中科学生活化

赵建权

[摘 要]当前的寒暑假作业存在很多弊端。本文从作业内涵、形式、评价等三个视角,探索了如何在农村初中实施生活化寒暑假科学作业的作业改革。

[关键词]初中科学 生活化 寒 暑假作业 作业改革

众所周知,科学作业与科学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寒暑假作业往往容易被忽略,没能引起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传统的寒暑假作业存在很多问题,已不适应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而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等原因的限制,许多农村家长在寒暑假无力监管孩子的学习,希望学校的假期作业只多不少,能够使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一切都呼唤着寒暑假作业的创新,从而达到学生、家长和学校三赢的局面。

一、明确内涵,寓生活于作业

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化寒暑假科学作业,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将教学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用生活化的理念来设计寒暑假科学作业,把生活问题科学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体会科学就在身边。

二、七种形式,融作业于生活

1.社会调查式作业,走进生活。社会调查式作业,即让学生针对寒暑假生活中发现的某些现象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走进社会生活,多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地去进行实际调查。根据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得出结论,并以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这样的作业要比书本知识来得更实际更重要,让学生们走进社会生活,在享受假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学会了留心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在科学寒暑假作业中要求学生多角度去认识身边的水资源,让学生对周围水资源环境进行调查,认识当地水资源的现状,关心生活中的水,深入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与作用。也可结合学生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人们容易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哪些,如何去保护自己,等等。

2.自主探究式作业,探索生活。在寒暑假作业中,精心设计几个生活中的“情趣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渴望求知的欲望,带动他们好奇、生疑、新鲜、亲近的情绪,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妙。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作业,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科学变为学生的自我需要,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起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例如,生活中有一种叫暖宝宝的产品,贴在人身上可释放长达20小时的热量。在寒暑假作业中,可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发热物质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等问题。还有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教师可在作业中设计一个问题:不可回收垃圾是不是真的不可回收,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吗?

3.手抄报式作业,搜集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多科学的小窍门、科学现象或有趣的科学知识,在寒暑假里可要求学生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专家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信息,经加工处理汇集成文,编辑一份手抄报。通过完成这类作业,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科学知识,更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例如,如何巧识塑料袋是否有毒、如何挑选西瓜、电吹风几种不为人知的奇用、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为什么人会打呵欠等,都可以让学生分类处理,编写在科学手抄报里。

4.小制作小发明式作业,创造生活。在布置寒暑假作业时,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引导他们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此类作业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使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品不应强求成熟和成型,只要能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能说明学生对问题已经过思考,并已在逐步解决问题就行了。例如,利用废弃物搞小制作,不仅对环境保护有利,而且材料来源广阔。也可鼓励学生放手改进现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诸如多功能鞋刷、光电钓鱼竿、无尘黑板擦、不粘刀、防盗写字台、电动晾衣架等。

5.科幻小小说式作业,想象生活。学生普遍好奇心很强,喜欢看科幻小说。教师可抓住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动手写科幻小小说,这对他们学习科学和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寒暑假作业,科幻小小说不一定非要有严密的科学思维,只要是幻想而且包含科学的成分,意在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创造性的想象,从而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他们主动的去了解一些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幻想未来的房屋、未来的交通工具、未来学校的样子、学习的情景、学习的工具、学习的内容,甚至可以是幻想未来睡觉的床、吃饭的餐桌,等等。

6.灵感火花式作业,观察生活。生活处处都可能触发科学灵感,养成习惯长期坚持记录,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可以在寒暑假作业中设计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记录一个灵感火花。所谓灵感火花,不要求一定要是什么重大发现,而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当看到一种特别的现象时,把自己脑海中闪现的新的想法,及时地记下来。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用具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还有什么需要应该满足?什么东西还应该增加功能?什么东西的优点可以放在另一样东西上面?等。只要想到一个亮点,哪怕只是一句话,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是弥足珍贵的。

7.家庭实验式作业,实验生活。虽然目前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安排了一些课外小实验、探索与研究等内容。但是,在学期中,学习相对紧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还是太少。而在寒暑假,学生时间较为宽裕,可以在寒暑假作业中设计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物品资源,如废弃的矿泉水瓶、塑料吸管、筷子、木块、杯子、食品、器具等,设计并进行小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可以让学生去观察鸡蛋在醋酸里的“潜泳”;用维生素C 片剂清除巧除茶杯内壁的积垢;尝试各种的食盐妙用。也可让学生用橡皮筋、木条、纸盒自制橡皮筋吉他研究声音的信息;自制水三棱镜探究太阳光的色散;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测量溶液的pH值等等。

三、突破传统,以生活为评价

作业评价是作业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业评价基本采用的是以题目做对做错为唯一标准的一元化评价方式,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科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特性,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突破传统,以生活为评价也是科学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1.生活成员齐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强自评、互评,使对学生科学寒暑假作业的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学生寒暑假作业完成之后,把它们(包括小制作小发明、科学手抄报、调查和研究小论文、科幻小小说等)公开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价赏析。同时,也可请家长观摩作业展,家校共同分享科学教育的经验、教训等。

2.生活实践为指标,评价实施过程化。在作业评价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甄别之外,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意识和精神、科学技术和实践能力的评价。科学教师不在于看学生作业中写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写,写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也就是看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作业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并要加以认可,及时予以表扬。

3.生活情感同共鸣,评价模式质性化。不可否认学生素质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生活化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表现出的发展性,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评价,重视学生在作业中得到的收获和体验。在寒暑假结束时,表彰一批寒暑假作业表现出良好发展性的学生。这种质性化模式及时有度的呈现出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生活情感共鸣。

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使学业优秀的学生变得更自信,对学业困难的学生更是人文关怀,使他们重新扬起冲向科学知识海洋的风帆。

总之,生活永远是科学永不枯竭的源泉,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科学寒暑假作业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的练习向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应该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使作业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生活化寒暑假科学作业充分体现出丰富、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的作业本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嫣军.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科学作业观[J].新课程研究,2007,(6).

[3]朱明文.科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创新[P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10).

[4]孙健.新课程背景下假期作业布置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5).

猜你喜欢

暑假作业初中科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谁偷了暑假作业
暑假作业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外星人的暑假作业
暑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