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化学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2009-04-21杨志坚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氢气课外教学活动

杨志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开的课程,怎样才能学好化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这极为重要。在此,笔者谈谈如何优化化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会有求知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时,往往会因好奇心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但是,当他们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时,他们却又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原有的学习兴趣会消失。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稳定、持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我国古代的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学科,学好化学意义重大。二是将学习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集中归纳,以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学生可能难于记住,为此我们可以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可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也可以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内容等。三是重视化学实验演示教学。化学演示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揭开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解决,产生奇妙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时,预先用一矿泉水瓶收集氢气,上课时先给学生演示氢气燃烧时,发出爆鸣声的实验。由于发出的爆鸣声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起来,心里都有这样的悬念:“是什么东西在爆炸呀?”这时再给学生解释,矿泉水瓶中已收集满的气体是氢气,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四是注意增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激发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发动学生在课外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教与学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主导,教学过程优化的核心是实施主体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多好,讲的多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好好配合,一切费心都是徒劳的。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加深学生在学习的体会,尽量可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学习的效率才能更高。因此,根据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师生互助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不竭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在每一堂化学课教学中,我们都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在演示化学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尽量亲自动手实验。初中化学教材安排了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无论是哪一种实验,都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准确如实地记录,而且还要认真地思考。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在课堂上或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方案,自主演示完成,自主分析结果,这些过程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课堂则变为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场所,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的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如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土壤的简单分析,水资源的分布;赤潮现象,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新能源的开发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结合这些问题,巧妙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三、重视课外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我们有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理解与技能的掌握。化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课外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的内容很多,如阅读课外读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这些课外读物的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配合教学进度,指导学生解析疑难。课外教学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学习了燃点以后,组织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指导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学生学习了炭具有吸附性的性质后,组织学生利用木炭来制取活性炭并制作净水器的课外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促使学生更好地学好化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教师要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努力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氢气课外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善恶只在一线间
AP1000核电站安全壳内氢气控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氢气书包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