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2009-04-21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方法

李 英

[摘 要]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仍然是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应当从小抓起。教育部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个阅读目标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课题实验,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了几种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课外阅读“质”与“量”的要求。

[关键词]课外阅读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仅仅靠12本教科书大约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要大面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深入探索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来达到新标准,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课题实验对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体会如下: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教给学生以下几种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1.浏览性阅读。浏览性阅读求知识的广泛,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性阅读,即随便翻翻。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在阅读的质量上,整体感知,大局把握;在阅读的方法上以跳读为主,一目十行,理解为辅。因此浏览性阅读只是一种大概的阅读,只要略观大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即可,不平均使用力量,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和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品味性阅读。品味性的阅读即精读,精读是对读物内容和形式作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一本经典著作,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所以汉代儒学大师郑玄有句名言:“举一纲而万目张,引一卷众篇明。”教师要教学生对名篇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经过至少三次通读,复读,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因为这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益处颇丰。

3.拓展性阅读。所谓拓展性阅读,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阅读法,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例如,读课文里的人物故事。小学语文课本里写了众多的人物,其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鲁迅、毛泽东、爱迪生等等。课后去阅读这些名人的书,进一步了解这些名人故事。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伟人、名人,无一例外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所以阅读名人的故事,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树立远大的目标,做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还可以读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知识。如学习《太阳》前,让学生阅读《后弈射日》的神话故事;学完《草船借箭》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寓言二则》等寓言,可向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

4.研究性阅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或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探究性阅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从作家的作品中选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文中的某些观点不能全面展开,原著无法尽录。这对于好奇心强的少年儿童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了明白“观点”的产生,为了通晓原著的概貌,于是便“堤内损失堤外补”,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补偿和满足。如在教《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时设疑,便将学生兴趣引向课外去读少儿版的原著《三国演义》,从中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探究故事情节的完整,探究主题意蕴的加深等等。让学生在探究中释疑、解疑,一番觉悟,学生会有一番长进。这种刨根问底,纵横挖掘的探究性阅读,极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5.积累性阅读。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积累材料,为作文打下基础。课外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积累材料呢?梁启超说:“大抵凡是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时看见一段资料,觉得有用者即抄下。”徐特立说得更彻底:“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学者都推崇这种读书方法。这条宝贵的读书经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尤为重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应有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抄写一些精美词或短句;中年级可加制作卡片,做批注,摘抄佳句佳段;高年级加上编写提纲,写心得体会。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6.网络性阅读。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走进信息化的“阅读社会”,学生的课外网络阅读将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占领这块阵地,开辟阅读的新天地来丰富我们的阅读教学。同时面对网上如此浩瀚的信息刺激,内容异彩纷呈,瑕瑜互见,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阅读从平面走向立体,信息走向海量和即时。

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的热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没有引起大多数老师的足够重视,不少教师及学生家长还没有彻底摈弃应试教育观念,让孩子死啃几本课本的偏激做法。为此希望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得到越来越多同行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为营造阅读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华读书人口”,担负起我们神圣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朱作仁,祝新华.阅读学心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解光辉,解思桥.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方法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