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09-04-21王泽跃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原则创设情境

王泽跃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它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变为现实。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而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以拉近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到信息技术的五彩缤纷与变化多端。

一、情境创设能拉近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距离

1.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营造,学生如临其境,并且一步一步饶有兴趣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例如,讲计算机病毒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笔者把电脑感染了病毒比作水稻的稻瘟病,把电脑病毒程序比作稻瘟病菌,把电脑病毒的杀毒软件比作防治稻瘟病的特效药三环唑。这样,以通俗的比方诠释了电脑病毒的相关知识,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因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恰当地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例如,在教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将全班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地址、电话等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探究。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言简言明地讲解了建立电子表格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情境中,将知识化为技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信息技术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情境创设要始终如一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既不能“浮光掠影”,又不能“眼花缭乱”。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面临各种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切不可越俎代庖。

2.体验性原则。为了让知识被学生接纳和消化,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境,既要体现其知识性,又要体现其应用性。其一,创设以知识为主的情境。例如,在汉字输入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汉字输入法的研究过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早期不得不从日本进口一种带长线的扩展键盘,这不仅被日本商人赚去大笔外汇,而且还被他们嗤笑,“还拖清朝的辫子”。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有关知识的背景,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其二,创设以实践应用为主的情境。学以致用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活化知识的内涵,促进知识的构建。如教“文档处理”中,组织学生编制班级电子刊物,并选择优秀的作品到学校局域网发布。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既增强应用的意识,又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内驱力。

3.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别较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有兴趣上差异,有知识上差异,也有经验上差异。这就要求所创设的情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联想,并通过“同化”去构建新的知识。

4.过程性原则。情境设计不能囿于课题的揭示,任务的引出,而且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技术的设计、制作与评价,技术方法的应用与联动,都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情境的创设既要为复习旧知识服务,又要为揭示新知识架桥铺路。

三、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

1.问题情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先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本框)”一课时,先告诉学生这和在word里的方法是一样的,可以在菜单栏中找,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件图片?如何把Internet上下载的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本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以旧知带动新知,不仅体现了过程性原则,而且凸现了体验性原则。

2.媒体再现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一幅好的挂图、一段好的音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教“创作图画”一课时,笔者自制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产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应。

3.任务驱动法。这里的“任务驱动”,就是以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定向自学的过程。它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定向自学→质疑与点拨。如“文件的搜索”。其一,通过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咱们班男同学尤其喜欢足球,女同学尤其喜欢看小说。是否知道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是谁?女同学能否介绍一下才女张爱玲的主要生平?其二,布置任务:如果不知道,我们有网络,可以上网去查。网络上信息浩如烟海,我们怎样才找到合适的信息呢?下面我就教大家一招。那就是利用搜索引擎。这节课就要求大家利用搜索引擎去获取刚才问题的答案,并把你获取的信息放在我们常用的共享文件夹里。从而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地去探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其三,定向自学:给学生介绍搜索引擎。让学生边看书边实践,自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其四,质疑与点拨:学生上机,教师巡视。学生可以质疑,教师随机点拨;或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索。如“你在搜索同一内容时,可不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关键词?为了提高下载效率,应该注意哪些搜索技巧?”这一过程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法,既凸现了教学的目标性原则,又凸现了教学的体验性原则。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要采用多种方法灵活组织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实践的能力。

猜你喜欢

原则创设情境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