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4-21俞晓燕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俞晓燕

[摘 要]探究式的建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地发展。本文从小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入手,对学生与教师之间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学习 应用

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的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注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的正确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从小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常言道:“教无定法”。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定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关系密切,如算一算家中一年的存款利率是多少?这个月你用了多少钱?妈妈今年48岁,儿子的年龄是妈妈的1/2,儿子今年多少岁?……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应用到探究式学习当中来,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小树立起“学数学真有用”的思想,同时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有关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个性。在教学中,可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确认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深化迁移。在这一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被充分重视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给学生,俗话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在这里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在确定教学活动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后,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既是对习惯“灌”知识的教师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习惯“等”学习的学生的一种挑战,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支持系统来给予保证。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备课要以关注学生为宗旨。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从这一认识出发,教师在完成教案的同时,必须仔细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学案”。其包括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学习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教师的期望等。其中有些栏目要根据学生实际,做到因人而异。例如,预期的学习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定,使其有变化。其他栏目则由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填定:学习的收获、还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的问题。这些栏目主要为下面的教学法反馈与矫正提供有关信息。这一教案的实施,使教师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

(2)及时进行教学小结。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要求教师对每一堂课要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为此,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小结应有一张反思卡进行记录。探究式学习中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更好地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一课一思,认真填写反思卡。反思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了条件,同时,这样的反思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同时还可以实施学生谈话制,教师要制订好谈话的目的,设计好谈话的内容,根据目的的定向性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记录学生的反映,并写下教师的座谈体会。教师根据以上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使教与学的活动尽可能地达到预定的理想目标。

3.组建探究小组,注重交流评价。

(1)组建探究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时代学习的潮流,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应该做到:

第一,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必须在学生个体有“合作需要”,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际,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

第二,有明确合理的探究目标,互相尊重与配合,明白各自的职责,避免依赖性,增进依存性。

第三,确保探究时间,不走过场。

第四,允许学生自由的组合,肯定各自的探究方式与过程,以便学生放松地学习。

(2)注重交流与评价。

第一,注重学生倾听。提出会听要求:聚精会神听、边听边思考分析,讲完听完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乘法分配律,可用图形、字母、文字等来表达,只要言之有理。

第三,不过早评判。要善于引导争辩,在辩中明理,懂得尊重事实;在辩中寻求多种解题策略与方法;在辩中互学善辩;在辩中共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第四,赞扬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应用题教学:“一个水池装有进出两个水管。单开进水管,6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8分钟可将满池的水放完。现在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多数学生列出了1÷(1/6-1/8)=24(分钟)。而有的学生列出另外一种算式解答:6×8÷(8-6)=24(分钟)。笔者让其中一位同学陈述算理,他是这样说的:在6×8分钟时间里,单开进水管,可注满8个空池;单开出水管可放完6个满池水,实际上是注满(8-6)个空池,所以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注满一个空池所需要的时间是48÷2=24分钟。笔者十分高兴地赞扬他“真棒!”

总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当然探究式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寻究的阶段。笔者写作此文以与各位同仁探讨,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程钢.探究学习气象万千[J].小学科技,2005,(12).

[2]唐成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诱导[J].贵州教育,2006,

(10).

[3]殷世东.探究学习中“探究”契机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05,(3).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