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中自主探究的“三放”与“二法”

2009-04-21薄玉光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放手自主探究科学

薄玉光

[摘 要]自主探究是主动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它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的展开,学生的自我活动和自我拓展的过程。经过实践,笔者总结了在科学课中教学的“三放”与“二法”,“三放”指:放大脑、放嘴、放手;“二法”是:设疑法、障碍法。

[关键词]自主探究 放手 方法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的内部矛盾展开,亦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内在的潜能。

一、“三放”

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在课堂上采取了三个释放的对策:

1.放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同时,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2.放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教《光的行进》一课时,让学生说月亮是不是光源,学生有的说是光源,有的说不是光源,这是正常的,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大家统一了意见。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都能表达出来。

3.放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让学生有可“玩” 东西。科学课本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去观察、去实验,而科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先把东西给学生,让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先去探索、去研究。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足够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在教学三年级《纺织材料》时,笔者准备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学生找出质地相同的材料分别放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材料的不同来分组。这样学生才能有东西可玩,才能为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提供必要的前提。

(2)合理指导,让学生自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相对要低、知识少,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让学生切实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例如,在教五年级第三单元的《神密的暗箱》时,让学生分组自己去想办法实验,知道暗箱里线路的连接方法,再画出暗箱里的线路图,最后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对错。

二、“二法”

1.设疑法,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认识,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与学生预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笔者教第二单元《光的行进》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月亮为何不是光源,于是提问“月亮是不是光源”,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分析出原因。与此同时,在课外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教师指导,只有同学商量,依靠群体的努力,合作完成实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顽强的毅力。

2.障碍法,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只动手,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可在设计教学时增补一些实验,或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科学启蒙阶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得出结论,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科学生活中常见现象。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电磁铁为什么应用那么广泛等现象对他们来说很奇特。学生对这些现象感兴趣了,他们想了解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材中所包括的范围,如果把学生限制在教师的思维之内和课本内容范围内,一是学生吃不饱,二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种做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自主学习的原则。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尝试设计观察,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而让他们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方咸围,陈海英,陈志伟.在探究中理解科学——探究性活动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12).

[2]杨银芳.开放科学教学课堂实现自主探究学习[J].新课程(教师版),2008,(1).

[3]张志杰.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8,(8):74-76.

猜你喜欢

放手自主探究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