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中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设计

2009-04-21周国圣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本思维设计

周国圣

在语文课堂教学以“问答式教学法”为主的今天,教师的提问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琐碎,杂乱;问题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甚至偏题。学生要么无需思考,要么无所适从;由此,学生感到一直被老师被动提问,有时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故意不思考、不回答老师提问的逆反情绪。教师放不开手脚,对教案是“步步为营”。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问题?带有问号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吗?显然不是。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问题设计?那就更值得探究了。那些全班同学不用思考便齐声回答的题目显然不是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而学生听了后不知所云的问题也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些没有边际的讨论话题更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课堂设计问题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一,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问题应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可以促成某方面的进步,或者对文本的理解,或者对学生的规范答题,或者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第二,应该反映中学语文的特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从语文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语文的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思维和语言。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围绕这两者,读文课堂的问题设计亦如此,必须着眼于语言与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解读说明文时应注意从语文的角度学习。比如,学习《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时应该通过语言去感受世界风行绿墙,而非没有边际地讨论绿墙,一句话应紧扣文本,咀嚼文字。第三,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为教学目标服务。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敲问题设计:

一、控制问题的难度,形成问题的梯度

问题设计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类的学生,一节课的问题设计应该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设计提问的梯度和难易程度,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问题设计的起点应不同,提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那些思维单一的问题或者一个大问题里包含的一些具体小问题就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回答,那些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需要注意思维的全面和深入的问题可以选择那些比较优秀的同学,或先选择一般的同学回答,故意让学生出现错误,这样也许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解读《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时候,其中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绿?”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丰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绿(常春藤)本身外在的美。第二个层面是绿(常春藤)表现出来的那种“固执”、执著的精神。第三个层面是绿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着下、中、上三个层次的学生,有时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提醒,学生才能够理解。当然,随着学生思维训练的推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相应提高问题的难度,请学生分点阐述,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二、控制问题的数量,提高问题的质量

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一课只需一、二个主要的有效问题,这两个问题要能牵动整堂课的重点,正所谓“牵一线而动全身”。笔者在设计《散文家谈散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白鹭》这篇散文的问题时就抓住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郭沫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觉得富有挑战性,然而老师只要稍微提示诗的特点,有的学生便可思考出问题的答案。此外,学生理解了这两个问题就理解了整篇文章,并且在理解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一起赏析了优美的语言,通过语言进一步理解了作者对白鹭的极度喜爱与赞美之情。整节课非常紧凑,学生轻松而充实地度过一节课。

三、掌握课堂的节奏,抓住提问的时机

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应该随着课堂教学的情感旋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自然,否则学生有可能产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从而导致“无论老师提什么问题学生都是低着头,消极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现象,真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师生讨论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或疑问或者是不成熟的想法,因为这些来自学生的话语正反映了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最真实的原始想法,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起点。这些可以作为课堂二次生成的出发点,也是学生、老师进行追问的思想灵感与火花,是教师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的绝好内容。这些话题的追问与探讨让学生感觉到顺其自然,又紧扣文本,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这些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便善于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例如,探讨茹志鹃的《百合花》的细节描写时,学生提到了“小通讯员摸出两个干硬的馒头给我”,接着可以追问:“从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学生知道这是表现出小通讯员的善良,但学生能深深感受到当时的通讯员的那种善良吗?两个馒头在今天没什么,可是在战争时期,两个馒头非常珍惜。“何以见得?”可以继续追问,“干硬”二字便是最有力的证明。这样的追问给学生一种挑战,一种刺激,也是一种成就感。就像在完成几何证明题一样,环环相扣。当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各种答案与问题,这样可以在课堂中更好地二次生成。

四、丰富提问的样式,活跃课堂的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因为知识面前师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个性解读文本的权力。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提问,课堂就会显得呆板,学生显得很被动。另外,教师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毕竟是有限的,提出的问题有时显得很陈旧,特别是学生听着同一个教师设计的类似或是相同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无味。有时问题还没说完甚至还没说,就有学生在下面说出了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改变多种方式进行提问。如可以让学生提问题,老师回答;学生提问,其他学生答;可以让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有时还可以学生自问自答;或老师提示,学生回答,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也让学生提问,有时学生会漫无目的地乱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求设计问题的学生自己做好参考答案(或者是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学生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样,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就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既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绿》时,要求学生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梅雨潭的绿),设计出一、二条问题,并且设计参考答案。学生设计的问题很有见地,有学生提问:“作者写‘我曾见过北京的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有什么作用?”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前面作者用第三人称‘她,而最后又用第二人称‘你?”有学生提问:“这里为什么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等等。有些提问笔者是胸有成竹,备课的时候经过了思考;有些提问则突如其来。遇到已经准备的问题不能轻视,有时学生的回答会产生新意,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不必紧张,应该冷静的思考和推敲,真正与学生教学相长。学生的参考答案也不是非常完善的,经过集体的讨论,老师的点拨,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就会逐渐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五、增强评价的力度,给予正确的引导

新课改的浪潮下,由于语文的开放性使得答案强调多样性,加上风行学生以表扬为主的评价方法,这导致无论学生在语文课上说什么都是正确的。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学生漫无目的地回答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麻木性,面对提问者的提问,不去认真审题,甚至题目都没听清,结果与正确答案是大相径庭。这也导致学生面对试题的时候,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缺乏仔细推敲的习惯,经常是非常粗略的回答或大而空的回答。阅读文本应该存在多样性,鼓励个性解读,然而语文课堂提问和语文考试不同于一般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个性解读,它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的评价标准。答案的规范性、准确性评价也会增强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挑战性、成就感。答案的规范性评价也会有助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深刻性的训练。因此,无论老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应该具有比较准确和规范的参考答案,特别是语文教师自己应该敢于判断,不能一味地中庸,一味地表扬。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该与试题链接,应该是解读文本的脊梁。其一,课堂提问与考试试题链接,学生会感觉这样的问题有用,因为试题里也是类似的问题。如果教师的提问连个例子都算不上,那还让学生怎么举一反三。学生懂得了例子才能够迁移。其二,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解读文本,让学生理解文本,学会解读文本。因此,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够支起整堂课,架起整篇文本。其三,学生形成答案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需要口语表达,又需要书面表达。因为脑海里所想的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说的和写的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有效的问题设计是一堂有效语文课的必备要素,教师应该去反复推敲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节读文课,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文本思维设计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BUBA台灯设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有种设计叫而专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