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边形分类》教学设计

2009-04-21吴立俊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梯形四边形平行

吴立俊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四边形分类”。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把四边形分类,并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与态度: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知图形。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动手操作、认识特征。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根据这一要求,有序地安排了六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习。

(1)画四边形。

刚才我们在图中观察到了很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四边形,下面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好吗?

(2)展示四边形。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为了表达清楚,把作品编上序号)。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使其品尝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给四边形分类。

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类,进行合作交流:①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探讨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你是按边的特点,还是按角的特点来分类的?③你能说说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指导、点拨)

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请一个小组通过视频展台展示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理由是什么?还有哪个组有更好的分法或不同意见?

归纳总结:①按边的特点分:两组对边平行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②按角的特点分:4个角都是直角的;2个角是直角的;不是直角的。

(4)归纳概念。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在学生明确了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是一般四边形。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标准给四边形分类,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通过图形的特点,明确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在生活中验证结论:①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②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才观察到的图形。③你们在量的时候,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6)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①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②你能用这个集合圈直观地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③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④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楚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巩固练习、内化理解。

(1)填一填。独立完成教材第32页的“填一填”,同桌交流想法,个别汇报。

(2)画一画。让学生在教材第33页提供的点子图上画指定的图形,在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展示画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鼓励。)

(3)剪一剪。请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剪法,个别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既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还渗透了图形分割、拼组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标理念。

4.总结反思、优化评价。

(1)畅谈学习方法和本课的收获。

(2)通过学习自评、互评和师评,点出课堂中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归纳知识、温故知新的目的。

5.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教材第33页拼一拼。

要求:挑选两个图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设计意图]将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思维有发展的空间,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以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数学学习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这是笔者在教学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构建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中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活动,如展示四边形、画一画、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这样多层次的感知,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抽象概括特征,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画四边形”和“四边形分类”这两个环节中,教学时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给所画的四边形分类,有的学生按边的不同分类,有的按角的不同分类……然后总结各自的特点,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定义,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层层深入,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梯形四边形平行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自卑的梯形弟弟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四边形逆袭记
趣谈四边形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