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巴金的《寿心壶》

2009-03-25陆正伟

检察风云 2009年4期
关键词:随想录桃林巴金

陆正伟

1993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百岁华诞喜庆之日。创意“中国文化名人茗壶”的谈桃林先生继鲁迅、弘一壶后隆重推出了第三款名人紫砂壶——《巴金百岁寿心壶》。

此壶设计者是散文家、画家戴逸如先生,他是巴老作品的忠实读者,不仅喜爱读巴金的作品,还珍藏着巴老《随想录》的各种版本,他利用自己的专长曾为《随想录》线装本配过上百幅漫画,这在巴老《随想录》的版本中可谓是填补了空缺,洛阳纸贵,此书一直受到读者追崇寻觅,成了书中珍稀的版本。他心中一直想亲手设计一件既有意义又与众不同的艺术品献给病中的巴老,以表真挚的问候。所以,当创意者谈桃林邀他为贺巴老百岁友情设计紫砂壶时,顿觉一喜,感到有用武之地了,留存心底多年的愿望也可成为现实了,但又感到此事责任很重。

设计中,戴逸如在壶泥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上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模式,整个造型给人以耳只一新之感觉。他舍弃了常见的黯淡泥色而选用偏红明快的紫砂,壶身呈一颗红心状,紧扣巴老手迹的内涵。壶盖上,巧妙地把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作壶钮,两侧配以微曲的绿叶,平添了几分灵气。巴老在众多花卉中最喜爱的是红玫瑰,因为它有耐寒、耐旱、不娇贵等特性。壶嘴像一羽和平鸽,那奋飞的神态象征着自由、祥和。壶把似一只硕大的寿耳,夸张的耳垂,意为寿星的福分,只有百岁老人才够资格享有。壶体的正面镌刻着巴老的手迹:“把心交给读者”。另一面为担纲此款总监徐秀棠刻的梅花图,虬曲斑驳的梅枝上顶着初春寒风几朵花儿含苞怒放,吐露着芳香,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梅花向来受人喜欢,被称之“铁骨丹心”。它那傲霜斗雪的风格与巴老审视和自我解剖的精神是多么的相像。巴老撰写《随想录》的八年中,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用力挤出伤口的脓血”,他痛定思痛地反思自己在“文革”中的言行,在批判和自谴中得以升华。他坦诚地和读者交心,把心交给了读者,同时读者对他也更加尊重和爱戴了。所以,徐秀棠在梅花圈下方的题款“聊赠一枝春”,这不仅是他发自肺腑,也代表着众多读者的美好祝愿。在表现形式上,徐秀棠将限制编上号的18把壶上的梅花图绘刻得形态各异,万变不离其宗,壶上的梅花图各有千秋,再配上壶上巴老的题词,可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了。

此壶与《鲁迅壶》一样,同为徐秀棠大师的大弟子赵洪生手制,在这把线条流畅,浑厚中蕴含着秀逸的百岁喜庆壶上已凝结了各路名家高手辛勤劳动的汗水,《寿心壶》新颖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被行家称之“壶中一绝”。

猜你喜欢

随想录桃林巴金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圆 满
十里桃林平东路
小巴金“认错”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
桃林村(外一首)
桃林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