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度麻痹是一种心理危机

2009-03-25

检察风云 2009年4期
关键词:禽流感过度理性

启 程

据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报道,中国接连出现人禽流感死亡病例。1月20日,卫生部召开人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目前正值人禽流感高发季节,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据专家介绍,禽流感的持续传播很可能引发公众心理危机,而目前杭州等的地已开始探索对禽类密切接触人员的心理干预。

对于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完整的心理干预,必须首先对公众心理危机有充分的了解。无理性的过度恐慌,在SARS来袭的那一年我们都已领教过;无理性的过度麻痹,则是在危机频仍的高风险社会中渐渐蔓延的新危机。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近期警告说: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已是“不可避免”。可是,这严峻的现实又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警醒和忧思?从汶川大地震到奶粉风波,在连番肆虐的灾难面前,人们似乎疲惫了,也麻木了,甚至不去想如何理性防范可能来临的危险,仿佛细腻的感受是一种可怕的沉重,仿佛不去感受那危险,它就不会存在,心就能够解脱。更不要说启动内在的理性思维,追问自己一下,病毒感染危机接连爆发的原因何在?人类是否有何过错?怎样才能在危机中屹立,让心灵有个优美的承担?倘若这些都没想过,不是无理性的过度麻痹,又是什么?

其实,只要细心思考,你会发现过度麻痹往往比过度恐慌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记得SARS过后不久,热衷于吃果子狸的人数骤减,因为人们刚刚见识了大自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冷酷神威,似乎本能地进入某种谦卑敬畏的心态之中。但时间推移,心灵又渐失敏感,人性中那难遏的放纵与贪婪渐渐死灰复燃。没有了真实和清醒的理性观照,就像生命没有了善于洞察决断的真正主人,一切归于习惯的散漫与盲动,麻痹当然就成了生命的常态。谁愿意对生命不负责任?但是当灾难发生之前,又有多少人对万物之间的联系、制约与平衡有真实的感受?于是在侥幸心理之下随心所欲,在冒险的自欺中期待奇迹,唯独不去思考,不去反省,不去回应,不去承担。

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是一次严肃的测验。你对此事做何反应?此事与你有何关联?人禽共患疾病的爆发和蔓延难道只是禽类的问题吗?古语云:“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有关专家已经明确指出,禽流感的爆发与动物生态恶化有关。具体地说,新疆等地湿地的破坏,夺走了候鸟栖息生存的空间,也破坏了人类与禽类之间的缓冲带,人类活动的恶性扩张严重伤害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生的关系。那么,你呢?我呢?难道不该想想,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背后,是不是有一种疯狂、贪婪、自私的心态?一个人是整个人类的缩影,在一个人的一思一念的前后相续、生转起灭之间,可以完整地照见整个人类心理模式的迷误与偏差。古老东方的智慧启迪我们,要常常回转身观照自己的心。杂乱无章的心念背后本来有本性的自在平和,当生命安静下来,贪欲会退潮,善念会复苏。你怕了,你觉得问题严重了,虽然你已习惯扭曲的心念和扭曲的生活,但你还有敏感,对天人裂变的大警示,你还有回应,你就是有救的。如果你连怕都不怕了,那就很可怕了。

比禽流感病毒变异更可怕的是心灵病毒的变异。对祸患的麻痹,对警示的漠然,意味着自我毁灭的心灵病毒程序正在悄悄启动。当人的内心对天地万物的神妙存在不思感恩,不知分寸,麻痹和漠然的背后就是欲火的燃烧和根源的断绝。如果心灵被欲火烧灼,情绪必定焦躁,行为必定悖乱,举止必定无理性,这时候生命失却了内在的主宰,又怎能忆起自己与那亘古天地同生共长的神圣根源?一个没有心灵家园的迷途者,纵使暂时可以在旅途中误打误撞,任性使气,但是来自根源的生命能量和智慧给养必定渐渐委顿枯竭,心灵病毒是毁灭内在生命的,最可怕的莫过于精神在麻痹中彻底沦亡。

人类具有理性,具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这本该是人禽之间的本质区别。能够运用理性来完善和改变自我,对心灵病毒的变异能够妥善地预警、防范和应对,人类才会有希望和未来。我希望对那些无论世象变迁多么剧烈都无动于衷的我行我素者进行些心理干预,帮助他们从习惯性的忙碌中停下来,从名利场的掠夺厮杀中暂时解脱出来,面对真实的世界,复苏自己内心深处尘封的理性与情感。别再逃避了!别再钻进蜗壳自欺欺人了!禽流感的持续传播又何尝不是提醒我们的心灵成长和生命苏醒的绝好契机?

编辑:卢劲杉

猜你喜欢

禽流感过度理性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