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春走近汶川

2009-03-25周瑞平

检察风云 2009年4期
关键词:映秀春梅都江堰

周瑞平

饱受地震蹂躏的灾区民众第一个春节过得好吗?两位从死气神那里同来、身已伤残的小女孩真的有她们在电话里说的那样开心吗?生活在高山之顶、失去家园的羌民又是如何面对惨重的灾难?带着祝福和牵挂,大年初二早晨,我飞往成都,与云南、四川法院的几位摄友会合后,直奔汶川映秀。

映秀的声音

车到都江堰,阴沉沉的天空飘起密密麻麻的冷雨。在一位位热心人的指引下,我们进入通往汶川的公路,心里忧虑这样的雨天能否顺利到达映秀。欣喜的是,8个月前救灾部队艰难挺进的山路现在已经畅通无阻。绕过崎岖的山路,展现在眼前的紫坪铺水库平静得好像这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横跨水库、当初断成数截的大桥已经贯通,但对岸群山满目疮痍,滑坡的痕迹像一道道枯灰的伤疤,碧蓝的岷江水此时如一汪眼泪,深深刺痛着我们的记忆。

翻过高山,穿越黑漆漆的隧道,路过震断成几大截、僵卧在原地的百花高架大桥,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5·12震中映秀”,巨石上的大红字提醒我们:曾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让多少人牵肠挂肚的映秀镇到了。

走近远远就能看到的漩口中学倾覆的插入地下、浑身裂缝的教学楼,在大楼的台阶前,放着温家宝总理大年三十来映秀时祭奠遇难同胞的3个花圈。武警依然看守着被夷为平地还没有清理的映秀镇中心区,山坡上的公墓不时响起鞭炮声。但在映秀大道两边,所有的树上都系着羌红,所有的路灯上都挂着大红灯笼,横竖整齐的板房区里,每户门口都贴着和抗震相关的对联。在漩口中学对面,抗震救灾时用于运送伤员的停机坪,如今建成了一大片简易板房,这里是新的映秀小学临时校舍,大门上挂着中国结,校园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我们要探访的是救灾部队进入映秀后救出的映秀小学第一个学生张春梅。她已双腿截肢,她家所在的黄家院村地处知名的阿坝铝厂、岷江对岸的高山上,她妈妈走了3个小时的山路来到映秀小学门口接我们。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王雪飞驾着越野车驶到映秀镇对面的简易碎石路上后,车子一路颠得像个醉汉。车到山脚下,抬头一看眼前最多两米多宽的土路有3公里长,游丝似的绕向云雾弥漫的山顶。我们的车上载着满满当当的日用品,这些物品都是亲戚朋友托我们带来的。黄山市作协副主席、屯溪法院院长郑刚大年初一得知我要去灾区,委托我帮他采购2008元的物品送给灾区的老人和孩子。半小时后,越野车停在春梅家还未完工的新居后面。

新年刚满12岁的春梅正等在家门口,见到我们后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如果她不是拄着一副铝合金拐杖,你想像不出这个失去双腿的小女孩经受了巨大的恐惧和痛苦。地震来临一刻,四年级的春梅正在三楼上音乐课。直到3天后,一名家长在学校废墟里发现尚有气息的春梅。当时她被困在教学楼楼道下的水泥板之间的窄小空间里,无法动弹。她的两名同学就躺在她身边,被砸得不成模样。从被发现时起,学校的老师轮番上前陪张春梅说话,不让她睡去。经过救灾部队昼夜努力,春梅被废墟整整掩埋了68个小时后奇迹般地获救。遗憾的是,由于双腿已经坏死感染,医生不得不为她施行齐膝截肢手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春梅以及和她住在同一个病区的都江堰新建小学二年级学生夏凤婷。

去年六一节前一天,我突然接到春梅的电话,刚恢复元气的她用孱弱的声音一字一顿地感谢我们对她的关心,让我们既惊喜又惭愧:惊喜的是孩子刚从死亡线上走出,居然首先就是感恩;惭愧的是我们并没有给她什么帮助。从那以后我和春梅连起了一条热线,得知她转到重庆西南骨科医院后不畏疼痛,做了多次手术,装上了义肢;得知她为了早日重新站起来,不屈不挠地进行康复训练,终于在10月回到映秀小学的课堂上。

我们本打算看过春梅,把带来的物品送给村民后赶在天黑前下山到汶川县城住宿,但春梅和她妹妹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她妈妈说:“你们赶夜路太危险,我们放心不下,家里再艰苦,都是一家人,就凑合着住一夜吧。”说着她指着床上的新棉被说:“这些都是全国人民捐给我们的,连电热毯也是捐的,暖和着呢。”我们一行4人笑呵呵地留了下来。

春梅爸爸烧锅,妈妈在厨房的新灶上忙碌起来,我们要求饭菜越简单越好。春梅妈妈嘴上说简单,却烧了9个菜,腊肉、凤爪、香肠……摆满了一桌。

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当我们放下碗筷,春梅家门口的小场院里已燃起一锅熊熊篝火,她家从废墟里挖出的音响响起了高亢的羌族歌谣。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着我们跳起了锅庄舞。春梅拄着拐杖挺直娇弱的身躯,第一个亮起歌喉,唱的是《感恩的心》。接着有15个孩子大大方方地独唱,他们现在分别在山西长治、广东、都江堰上学,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唱的都是《感恩的心》,还有《从头再来》。而独唱往往都成了大合唱,小到春梅的妹妹8岁的兴月,大到80岁的羌族老人,都唱得有板有眼。

夜渐渐深了,村里的人们都不肯散去。我们提议来个大合唱,春梅与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起合唱国歌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大家唱了起来,洪亮的歌声在山间回荡……

她用左手敬礼

大年初四的都江堰碧空如洗,一扫前两天的阴沉天气,阳光灿烂得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找到城北馨居润园,这是大片安置灾民的板房区。穿着红衣服的夏凤婷跟着爸爸妈妈站在贴满豪言壮语的润园大门口,老远就挥动她的左手向我们打招呼。我与她已是第二次见面了,第一次见面是在地震发生后不久的病房里,我去看望春梅时认识她的。

到了凤婷家,我们把带来的新衣服让她穿,在妈妈的帮助下,她穿好新衣服在镜子前歪着脑袋左看右看,自言自语地说:“不错不错,很漂亮的!”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凤婷的妈妈拿出凤婷的一沓获奖证书给大家看,有一本是地震前凤婷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有关地球环保题材的画画比赛三等奖的证书。她妈妈说:“她的几个同学也得了奖,可无法领到,地震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新年刚10岁的凤婷就读的都江堰新建小学,在地震中有3D0多名学生遇难,凤婷是被埋了17个小时以后才被挖出来的。

从小喜欢画画的凤婷虽然失去了右上臂,但她没有放弃,住院期间一直练习用左手画画。幸运的她还成为香港世界华裔骨科学会“站起来”行动计划的受益者,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只价值10万元的机电手。这种高科技机电手是利用人体的生物电来工作,可以像正常肢体一样活动。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小凤婷正一天一天长大,义肢也需要不断更新,香港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根据她的身体情况每两年给她更换一次手臂。

“我现在用左手画画,今后我要当设计师。”凤婷对我们说。

润园里面到处都是红艳艳的抗震救灾标语。凤婷指着一条朗读道:“有手有脚有生命,什么困难都能战胜。”她得知我们马上要离开四川,抬头看了看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要求我们给她拍张照片,在镜头前,她缓缓地举起了左手,行了一个少先队员礼……

编辑:盛汉卿

猜你喜欢

映秀春梅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春梅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风雨故人归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日媒:震后十年,映秀重生
好心没好报
千古奇观——都江堰
爱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