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表门”之后的“拟态”现象

2009-03-25茅家梁

检察风云 2009年4期
关键词:挎包拟态局长

茅家梁

2008年年末最红的“网络名人”——南京的周久耕局长引发的“烟表门”事件,促使许多官员从张狂变得收敛起来,不少人在穿戴方面已经悄然有所改观,不抽好烟、不戴手表。由此,有评论家欣喜地以为“民众对官员在公开场合出现的穿戴的注意,已经形成了一种监督”。可惜,好多人对这种“形成”并没有半点欣喜。这种“形成”倒极容易让人联想起生物学中的“拟态”来,譬如木叶蝶的外形像枯叶、竹节虫的身体像竹节,色彩不再绚烂,便于伪装隐蔽,“公仆”弄得比“主人翁”还要低调了!

清末小说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里那个抚台大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以为官员“不能随了大众,与世浮沉”,最好“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丝一毫新东西”。因而弄得大大小小官员,赛如一群叫花子,比谁穿得破烂,公事上全不过问,一心一意穿破衣服。杭州城里所有的估衣铺,破烂袍褂一概卖完;古董摊上的旧靴旧帽,亦一律搜买净尽。这种顺应临时变化的机智,对付“抚台”大人的“廉洁比赛”绰绰有余。除却演了一场闹猛的话剧,可给草芥小民增添了一饭一鹾?

最近的网络上,有打油诗云:“‘烟表门后看久耕,这个蠢材不聪明。贪了占了也就罢,何必还要装牛烘?”这廿八个字,倒真是有些以廉饰贪的“同道”的心声:千万不要学孔雀开屏,而露出肮脏的屁眼来,可得夹紧尾巴啊!而咱们老百姓啊,还是要多几个心眼,要十分警惕那些衣着寒酸敛财却心狠手辣的葛朗台式的家伙。

什么时候该摆阔,钟鸣鼎食,披金戴银,以显示本部门的实力、本大人的魅力;什么时候该装穷,艰苦朴素,勤勤恳恳,“让群众陡然产生希望”,哪个贪官会“糊里又糊涂”?权宜之计而已,千万当不得“一以贯之”哟!

武汉市的市政建设管理局原局长明九斤,被誉为“廉洁局长”。穿着价格便宜的衣服,甚至袜子上还有窟窿;原宝鸡市公安局人称“挎包局长”的范太民,经常脚穿一双“解放”胶鞋,一个绿色帆布挎包形影不离,而有些赃款就是用这只“廉洁”的挎包装回家的;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王纯和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长期以来在干部群众面前表现出“严格自律的形象”,行事低调、做事谨慎,穿着朴素,不吸烟喝酒、不上娱乐场所。

从古至今,为了表现“廉洁…‘勤政”或其他,官员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这样的“两面人”,我们见得实在太多了。孟德斯鸠日:“盖有一种矫伪之气习,深入于臣僚之心,即以爵赏自荣之念是也。”明知下属的“矫伪”而又非常欣赏的好多“抚台”大人,在风吹草偃上行下效中体会到驾驭意志及肉体的乐趣,故而,“拟态”的物种越来越多。

乐意“拟态”的官员,除了存有欺骗之心以售其奸的这一部分,有些是迎合舆论之需要。长期以来,有些舆论宣传以“道德”代替法律,而这种“道德”往往以压制正常人的生活欲望为最高标准。于是,出色地表现双重人格,扮圣人装英雄常常博取掌声,不“拟态”不行,不“拟态”就难以在不正常的某个社会的角落立足或获取更大的利益。“拟态”的高手在矫伪在混乱中获得尊敬,舆论的责任不小。有些媒体反功利的“超然”和“举手之劳”正成全了不少“典型”。“帮助”或歌颂人家的“拟态”,助纣为虐,多半是为利益所驱。

让人一眼看穿的是虚伪,让人纳闷一辈子的是矫伪,让人迷惑一辈子的是什么“伪”呢?有的人成功地“拟态”一生,戴着沉重的面具去见上帝了,人们也懒得在尸首上动手动脚,因为揭开了,肯定与原貌不同,闹得大家没趣。

编辑:盛汉卿

猜你喜欢

挎包拟态局长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大象小挎包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谁把局长推下水
鱼局长
黄局长之死
谁都可以当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