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职业学校师生关系浅析

2009-03-18潘成树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宽容平等理解

潘成树

【摘要】现在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还停留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上,师生之间缺乏信任、和谐,将不利于教育改革的开展。中职学校必须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合作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平等;理解;宽容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45-01

中职教育的改革浪潮此起彼伏,人们纷纷讨论如何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办出特色、达到更高的层次,却常常忽视了中职学校教育中最能反映教育本质的师生关系的研究。笔者针对当前中职教育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试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探讨对中职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建构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富于幻想与冲动的青春年少之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中职生往往在老师的眼里就是“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双差生,他们的行动更多的被老师干预,甚至有些权利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再加上学生和教师的目标不一致,缺乏共同目标的吸引和联系。师生之间也就缺乏和谐的交往关系。因而在中职教育中,师生关系还停留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上——科学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师生关系他们在初中已经领教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建构新的师生关系——人文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传送知识的中心。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是装纳知识的容器。师生关心的是学习者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教育过程等于教学过程,师生交往表现为单纯的线性关系,作为两个生命个体其他丰富的交流不复存在。科学主义教育下的师生关系有其历史的渊源。我国古代学者就强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服从者,处于被动地位,师生关系成为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控制并非爱。控制固守着人与人心灵无交流隔绝状态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控制者不是出于众心,而是在使用狡计,并以被控制者个性泯灭为代价”。这样的教学过程造成师生感情的疏离。教学评价以学生掌握的知识量来衡量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水平。丰富的教育过程变成了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给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于是有人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异化成“科学技术是惟一生产力”,从而在人才的定位上只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人文素养,忽视其人的本性的一面,使得中国教育走上科学主义教育的道路。

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教师应是对学习者充满信赖、尊重的人,不是“标准答案”;是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引路人;是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发现自己独特个性的人。

科学教育主义把学生看着“物”,有功利性。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指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自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以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是要求师生相互交往、交流,对话,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找回失落的尊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同时培养个体的科学精神,使之明白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结合。这种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因而作为教育内部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也需重新建构。中职学校人文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的建构包括:

一、观念上得重构

1中职教师观念上的重构。

中职学生在教师眼里是双差生(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大多数学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教师对学生往往是控制和支配,“严管死守,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学生缺乏自由和主动权。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交往方式使得教育这原本有丰富含义的活动失去了原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抛弃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思想,要代之以新观念,新思想。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与他们充分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师生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交往,相互尊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注,不断地反思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成为真正反思型教师。

2中职学生观念上的重构

人文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的实现,学生必须成为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人格特质。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要给与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并掌握知识,发挥创造力,提升学习能力,才不至于“毕业即失业”。

二、实践上的建构

1教学过程的重构。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输知识,而是引领者。引导学生去习得学习的能力,获得优秀的人格和生存的智慧。教师要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

2教学评价的重构。

要求教学评价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而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要积极发现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学科成绩和特长评价结合起来,包括教师、家长和同学评价等。

3师生交往实践的重构

包括课堂外的交往,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三、以人文精神为基点的师生关系的实现:平等对话和理解宽容

平等对话。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地和学生相处;学生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师生趋向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共享精神世界。

理解和宽容。师生交往存在共识和互识。共识是求同;互识是求异。理解不仅仅是师生间相互的认识,还包括对对方态度,情感。意向价值等的把握。宽容是指承认对方的优点或缺点加以接受而非抵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职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完整意义的人来。

猜你喜欢

宽容平等理解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