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郑风》中的爱情发展历程

2009-01-29冯柳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爱情

摘 要:十五国风中,《郑风》的篇目最多,有二十一篇。《郑风》中关于爱情的诗很多,无论是女追男,还是男恋女,都有一条内线贯穿其中,即一次从相遇、追慕、相恋到磨合、结合、相守的爱情发展历程。通过这条线索,我们可以窥探到更多上古时代的民风民俗。

关键词:《郑风》 爱情 发展历程

十五国风中,《郑风》的篇目最多,有二十一篇。近代以前的诗经研究者都对郑风颇有微词,斥之为“淫诗”。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郑声淫,佞人殆”,自此,郑声就一直被冠以“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头衔。汉宋的学者在“郑声淫”的底色上,敷衍出洋洋万字的卫道之词。《毛诗正义》认为:“《将仲子》等六篇,皆庄公诗也。《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及《扬之水》皆云‘刺忽,则《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在其间,皆为昭公诗也。”封建大儒们企图以政治、德行这一套理论来掩饰郑风中的纯真爱情,受到近代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拨正。闻一多先生指出《诗经》关于性爱者最多,这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让所有对《诗经》质疑的人幡然醒悟了,由此开始勇敢地站出来,拨开封建卫道士设置的层层迷雾,重现了《郑风》的原貌。现今学术界基本认定,《郑风》是一部热情坦率的民歌集,展现了郑国淳朴自然的民风。

《郑风》二十一篇中,除去《清人》、《羔裘》两篇没有涉及爱情外,其他十九篇都以爱情为主题。无论是女追男,还是男恋女,都有一条内线贯穿其中。这条内线就是十九篇串起来的一次完整的爱情历程,即从相遇、追慕、相恋到磨合、结合、相守的过程,演绎了人类的爱情发展历程。

相遇的诗篇:《野有蔓草》、《溱洧》;追慕的诗篇:《叔于田》、《大叔于田》、《扬之水》《出其东门》;相恋的诗篇:《将仲子》、《萚兮》、《东门之墠》、《风雨》、《子衿》;磨合的诗篇:《山有扶苏》、《狡童》、《褰裳》、《丰》;结合:《缁衣》、《有女同车》;相守的诗篇:《遵大路》、《女曰鸡鸣》。

(一)相遇

郑国,处“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且“商邑翼翼”,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加上当地商业的发达,孕育了郑国人民浪漫、开放的爱情。青年男女的相遇一定是在烂漫的野外和清丽的溱洧河边。郊外春草茵茵,落满晶莹剔透的露珠,田垅上飘散着芬芳清香的气息,《野有蔓草》的男子在这样宜人的环境中邂逅了心仪的美人,满心的欢喜,禁不住喊出“与子偕臧”的心声。同样的仲春时节,溱河、洧河边有一群青年男女在那欢会,一边是草长莺飞,百花灿烂,一边是青年才俊,二八佳人,人景合一。一旦与梦中的情人邂逅,便开始无拘无束地互诉衷肠,并“赠之以芍药”。诗中的相遇,水到渠成,自然惬意,没有一丝故作深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愫蔓延开来,创设了唯美的相遇场景。

(二)追慕

《叔于田》和《大叔于田》是一位女子赞美心中英勇善战的白马王子的诗篇。“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男子英俊潇洒,饮酒无人能敌,骑马射箭更是天下无双。如此赤裸热烈的赞颂包含了许多幻想主义成分,将心目中的他无限膨胀,只有深陷单恋之中的一方才会如此将恋人理想化。《扬之水》中的那位痴情女子,对恋人的爱慕达到了天地之间“维予与女”的程度,即不要去相信其他人,他们都是骗人的,只有我是真心诚意的对你。《出其东门》则是一名男子对爱人真挚纯洁的表白。美女成群如彩云,于我只是过眼烟云,即使你“缟衣茹藘”,我对你的爱也忠贞不改。这正是“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追慕阶段的男女才会有“誓为知己者死”的勇气。

(三)相恋

热恋中的男女看不到人世间的俗气,即便爱情的航程中遇到漩涡、暗礁、惊涛和骇浪,他们也坚定不移。《将仲子》的女子,爱情受到家人的种种阻挠,和外人的流言蜚语,敢怒不敢言。为了与仲子想见,她不惜破坏院子中的树木,但是又心有余悸,害怕仲子的到来遭到家人的反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真实地表现了女子的相思之苦。《东门之墠》中的女子,虽然恋人近在咫尺,因礼俗的束缚,只能咫尺天涯。一旦见到了,恨不能歌颂一切,连枯黄的落叶也显得格外动人。

(四)磨合

青年男女从相恋到结合,都要经历双方长时间的磨合。或娇嗔调笑,或赌气绝交,然而女人大多口是心非,喜欢用激将法试探恋人,逼迫恋人许下山盟海誓,本质上还是对恋人强烈的依恋。《山有扶苏》和《褰裳》中用激将法“不见子充,乃见狂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来嘲谑恋人,实则对爱人并无二心。《狡童》中的女子与爱人发生了矛盾,爱人不理她,她痛苦不堪,“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丰》满篇都是女子的忏悔之言,后悔没有和恋人把误会消解,想和恋人重归于好。

(五)结合

娶到贤良贞淑的美丽妻子,是男子莫大的幸福。《有女同车》的男子对同车的妻子赞不绝口“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娶如此才貌并俱的贤妻,难怪要乐不可支了。古代的女子,一旦嫁为人妇,就要打理丈夫的日常生活。《缁衣》中的妻子发现官服很适合丈夫,一天官服破了,连忙赶工新缝了一件官服,恨不得立马就给丈夫送去。对丈夫的至情已经慢慢融为亲情,细致入微地照料爱人。

(六)相守

爱情已成亲情,开始生活化,日常化。真实的爱情不是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而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女曰鸡鸣》是《郑风》中唯一一篇描写中年夫妻生活的诗歌。对话内容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芍药。木槿花的生活也是其乐融融。妻子见天已拂晓,催促丈夫起床,射只鸡打只雁,作为晚餐,就着美酒,庆祝相守多年的美好生活,并立誓要“与子偕老”。生活化的场景,朴实的对白,深沉的依恋,勾勒了一幅山间炊烟图,让读者产生共鸣。婚后的生活经得起磨难,经不起平淡。相守多年之后,丈夫有了情人,妻子苦苦哀求丈夫不要抛弃她“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无我恶兮,不寁故也!”其行为简单率直,其情感凄婉动人!

毋庸置疑,郑风是郑国民俗、民风的反映,是地域文化的缩影。郑风中的的爱情热烈,奔放,具有原始的震撼力,包含许多当地特有的风俗和传统。诗中爱情的发生、发展都深深打上地域的烙印。发生在这片炽热土地上的爱情,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顺着这条爱情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窥探到上古时代郑国热辣、坦率的民风,以及纯朴自然的爱情。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袁梅.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冯柳云 江苏南京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211189)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