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空鸟迹忆茗山法师

2009-01-08袁普泉

钟山风雨 2009年6期
关键词:焦山法师佛教

袁普泉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

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

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这是茗山法师生前写的临终偈:《告慰诸弟子》。这八句遗偈,表达了茗山法师豁达的生死观和超凡脱俗的心境。

茗山法师是第六、七、八届江苏省政协常委,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和无锡祥符寺方丈。自1989年以来,我在江苏省宗教局担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达11年,与茗山法师交往甚多,感情至深。茗山法师虽已西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和大德风范,他的爱国情怀和谆谆教诲,仍时时在我的脑海中萦回。

“爱国是第一位的”

茗山法师无论在佛教界召开的各种会议上,还是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经常发自肺腑地说:“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爱国是根本的,是第一位的。”“没有社会主义祖国,没有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佛教;宗教的兴盛是完全建立在国家的兴盛和政治的修明基础上的。”茗山法师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爱国主义思想。他少时家境贫寒,父亲以教私塾为生,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他19岁时皈依佛门,在太虚大师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树立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抗日战争中,他秉承太虚大师之志,四处奔走呼吁抗日,在湖南衡阳一带筹集粮食衣物支援抗战。衡阳沦陷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他大义凛然,组织救护队为国效力,为民度难,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95年8月22日,茗山法师在全省宗教界人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抗战期间佛教僧侣在掩护、支援、参战、救护方面做了大量抗日救亡工作,并赋诗一首,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争的憎恶:“抗战烽烟计八年,日兵罪恶诉难全,杀人放火真堪恨,屈膝投降谁为怜?中国军民共奋起,出家僧侣众支前,而今定约为朋友,惟愿和平代代传!”

德才兼备的高僧

茗山法师1934年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后留在焦山佛学院读书,成为首届毕业的高材生。当时智光老和尚任焦山定慧寺方丈兼佛学院院长。1936年智光老和尚向同窗好友太虚大师推荐茗山法师到武昌追随太虚大师潜心钻研佛学,聆听大师教诲,长达十年之久。

太虚大师对茗山法师的人品学识和求知精神非常赞赏,经常带他辗转湖南衡阳、耒阳、长沙等地寺庙任职和筹办佛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太虚大师出国争取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将衡阳花药山寺的事务交给茗山法师主持,当时茗山法师才二十多岁,但他不负众望,工作做得很好。1951年以后,茗山法师一直任焦山定慧寺方丈。他秉承太虚大师对大乘各宗教平等融会贯通之说,定慧双修,认真研究教义,通晓经律,所作论文及诸经讲义甚丰。“文革”中,他编写了《法华经》、《地藏经》、《仁王般若经》、《心经》、《阿弥陀经》等经提要,供他人和自己“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之用。由于他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佛教界朋友经常请他去讲经说法,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华严》、《楞严》、《法华》、戒律、净土五经等。1981年4月,他应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和宝林寺方丈圣一法师邀请赴港讲经和参加宝莲寺佛像开光,成为“文革”后江苏省第一位去香港讲经的长老。在港110天,茗山法师先后到6处佛教团体讲经说法,所到之处信众夹道欢迎,跪拜礼请。他以渊博学识和慈悲法相,赢得了在港四众弟子的好评,同时也消除了部分港人对中国大陆宗教政策的疑虑和误解。

1998年9月,台湾悟明长老、了中长老等率台湾佛教四众弟子198人,到南京迎请灵谷寺珍藏的唐代高僧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一份到了中法师创办的玄奘大学供奉。在欢迎会上,茗山法师倡导海峡两岸佛教界学习玄奘大师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壮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他是护送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到台湾玄奘大学安奉的代表团团长。其间,在玄奘大学举办的一次佛学研究会上,他对佛学理论的阐述言简意赅,三言两语就切中要旨,以浅显的语言讲明很深的道理,听者无不肃然起敬。我作为在场听众,也深为他渊博的佛学知识和深厚的造诣所折服,深感台湾佛教的根在祖国大陆。

茗山法师每天学佛、写作十分辛苦,常到深夜。他写过许多佛教论文,引起学术界瞩目,现已出版《茗山文集》第一册,赵朴初会长为文集题签,南京大学原校长、教育家匡亚明为文集作序。序言中说:“像茗山法师这样德才兼备的高僧,在我国是不多见的。”

“宝华山律宗道场

一代中兴祖师”

茗山法师在庄严国土方面尽心尽力,事事想到报国土恩。“文革”后,他亲自参加了镇江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和无锡祥符寺等重点寺庙的修复和兴建。据记载,从明末到1949年,在宝华山历届传戒活动中,得戒弟子有70余万人。1987年11月12日,赵朴老在南京约请茗山法师谈心。朴老说:“要振兴佛教,必须弘宣戒律。现在隆昌寺无人住持,我想请你担任方丈。我考虑很久,唯有你才合适。”朴老还说:“你年纪大了,可请执事协助,你就是宝华律宗道场一代中兴祖师啊!”后来,茗山法师担任隆昌寺方丈,为“律宗第一名山”隆昌寺的恢复、传戒和建设作出了贡献。1998年,他又在焦山山顶重建坍毁了五百年之久的定慧寺万佛塔。

复建后的祥符寺第一任方丈

在灵山大佛建造过程中,茗山法师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复建后的祥符寺第一任方丈。1997年11月9日,在灵山大佛开光之际,赵朴老又和茗山法师一起谈心。朴老说:“印度的灵鹫山目前已衰败了!”茗山法师说:“中国此地的小灵山又兴起来了。兴衰成败,各有因缘。”茗山法师在祥符寺大雄宝殿撰写了一副对联:“山灵地灵人灵灵心能成大佛;水净空净陆净净土即在此方。”他不顾年事已高,日夜为灵山胜境的建设操劳。

灵山大佛建成开光以后,1998年又迎来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中国佛教协会在祥符寺主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由茗山法师主持。1998年底,赵朴老曾亲自嘱咐我说:“茗山法师年事已高,拜托你照顾好他,让他减少一些社会活动,多考虑全国佛教的大事。”德高望重的朴老多次到江苏,有时我参加接待和陪同,特别在建造灵山大佛的过程中,我与赵朴老因缘殊胜。现在他交给我这个任务,我觉得担子很重,思虑再三,我郑重地和茗老谈了一次心,并以四句话相赠:“深居简出,大事出场,整理文稿,传之后代。”这一段时间里茗山法师忙于灵山大佛的事务比较多,我就特意嘱请灵山公司吴国平总经理照顾好茗山法师。

1999年3月4日,茗山法师专门写给我一封信,信中说:“前承面谕四句偈,茗感到正合自心,并付诸实践,明日即离镇赴锡(住马山绿波湾纺工疗养院,此住地请保密,不向外人说)一面疗养,一面整理《焦山志》文稿,特此奉闻!前承关心茗山病体,电告请南京中医院院长为茗治疗,深为感谢,正因为有赴无锡疗养之约,故不能到南京就医,请谅解!”但茗山法师休息时间不长,便又投入佛教界的活动,有几次他专门从外地打电话给我,要我代他回掉一些活动。我以赵朴老的交代为由,代为回绝了一些。

受表彰的政协委员

1984年,江苏省政协举行报效祖国先进委员表彰大会,茗山法师是唯一受表彰的僧人。1998年,江苏省政协换届研究人选时,茗山法师已85岁高龄,但大家公认这位德高望重、爱国爱教的老法师仍应入选,于是他成为江苏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常委中最年长的一位。

改革开放后,茗山法师多次出国和到香港、台湾等地区访问。他说:“是爱国主义思想指引我,在接待、出访与外宾谈话以至书信往来中,我总是把国家荣誉和政治影响放在第一位。”他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佛教教义教理的精通,对事物睿智、深入的剖析和对人慈悲圆融的言行,受到众多佛门子弟的尊敬和爱戴。茗山法师经常深入浅出地“开示”佛门弟子要爱国,要做一个好公民,要懂得弘扬佛法,净化人心,摒除杂念,尽其力服务社会。他说:“佛法不离世间法,也就是要我们立足现实,在各自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为国家出力,为社会作贡献。”他将爱国之心融于佛法,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报效祖国,利益众生,因而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多次受赵朴初会长委托,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参与国际交往和佛教界的重大活动。1998年12月,茗山法师再次被评选为江苏省宗教界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在省政协和镇江市政协会议期间,积极参政议政,进言献策,所写的《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建议镇江市慈善基金会救济下岗职工》、《关于建造吕氏三杰纪念馆的建议》等提案和建议,先后被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吸收采纳。

弘法利生济世度人

茗山法师以“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为旨,身体力行。为了弘扬佛法,他全身心投入。特别是在晚年,他不顾年事已高,不辞长途跋涉之苦,应邀赶赴海内外各地讲经、传戒,参加佛教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他时时想到维护三宝道场,弘扬三藏圣教,足迹遍及全国许多省市,无论大小寺庙的重要活动,凡是请他去,他都尽力安排,从不说一声累。他说:“众生平等,小庙道场更要维护。”传戒是一项很辛苦的弘法事业,每到一处,茗山法师自始至终都支撑着尽到戒师之责。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历史上每年春秋各放戒一次,但自1957年以后停止放戒。茗山法师兼任方丈后,于1992年秋开三坛大戒,近千名戒弟子得戒。在传戒过程中,我每次去看望他,都发现他十分疲倦,却十分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

茗山法师认为佛教界培养接班人是最紧迫、最重要的事,因此,1982年他就在赵朴老的领导、关心下,在南京栖霞寺开办僧伽培训班,共招收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84名学僧学习。他对重点寺院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拔尤感焦虑,鉴于江苏省重点寺庙多,大德长老多,我多次与他商讨并做有关人士的工作,终于解决了一批年轻僧人担任重点寺庙住持的问题。

乐善好施教化众生

茗山法师具有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的胸襟。他认为佛教是大慈大悲、救世救人的宗教,几十年来一直奉行佛教慈悲主义,为社会做功德,为大众做善事。例如,当得知镇江市筹建慈善基金会时,他主动捐款6万元。从报纸上看到省希望工程经费短缺,了解到镇江东大门丁长路工程缺资金,他都会给予资助。1998年夏季全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茗山法师日夜写字,参加赵朴初会长为赈灾发起的字画义卖活动,他个人还捐款两万元。

法师自幼聪明好学,喜爱文墨,在其父和严师教诲下刻苦读书练字。出家以后,他在研究佛学、绍隆佛种之余不断地研究书法艺术,以书法弘扬佛教文化。书法与佛学融为一体,是茗老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他的书法苍劲而古朴,敦厚而秀丽,以清明平淡、质朴离俗见长,作品多以佛语、格言、偈语、经句、古诗为内容。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曾出版《茗山书法作品选》,深受大家喜爱。法师以字结缘,以墨会友,大陆和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的一些寺庙都有他书写的楹联、匾额,许多佛教四众弟子和社会贤达争相收藏其墨宝。他曾对我说:“凡是有人向我求字,我都尽力满足,以字与众生结缘,从不收钱。”他呕心沥血,写字常常到深夜,侍者劝其休息,他总要把想写的字写成才肯罢休。通过我向茗山法师求字者亦不在少数,我则尽量控制,不轻易索取。2000年夏,茗山法师听说我要搬家,他即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大字横幅赠我, 祝贺乔迁之喜。我把它挂在家里中堂上,视若珍宝。

除写得一手好字外,茗山法师还能出口成诗。他一生写诗数百首,被称为当代诗僧。他记忆力极强,思维十分敏捷,可谓笔不离手,诗不离口,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法师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许多诗作都记载在日记中。他的诗格调高雅,蕴意含蓄,不落俗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1978年11月法师在焦山见到多年不遇的赵朴老,十分激动,当即赋诗一首:“朴老无心送朴树,茗山会友到名山。因缘时节天然巧,正法重兴住世间。”

悼念朴老乘愿再来

2000年5月21日,赵朴初大居士在北京去世,茗山法师在镇江焦山定慧寺主持追悼法会,并书写挽联吊唁。在北京举行的朴老遗体告别仪式上,茗山法师致悼词说:“朴老的一生,是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爱国爱教、勤学勤作的一生,是对国家、对佛教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以慈悲智慧方便社会、利益众生的一生。他以居士身,行菩萨道,护国护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全国寺院和道场,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成为荷担如来家业,振兴全国濒临消亡的全国佛教的中流砥柱,立下了世所公认的不朽功勋,深受海内外四众弟子的爱戴。”“今天我们悼念赵朴老,尤其要学习他爱国爱教、行菩萨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继承并发扬赵朴老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完成朴老生前一再强调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等等未竟遗愿。”

2001年6月1日,茗山法师圆寂。花开见佛,果满功成。茗山法师虽已远去,但他高僧大德的典范形象永驻世人心间。■

猜你喜欢

焦山法师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陆游撰并楷书《焦山题名》摩崖石刻
佛教艺术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不见悲则喜
AN ODE TO THE MOUNTAIN GOD 法师与山神的对话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