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倾销立案及措施总体下降,中国遭遇“两反”数量遥遥领先

2008-09-08余盛兴

WTO经济导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立案遭遇成员

余盛兴

中国产品遭遇立案和反倾销措施两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它成员,成为“一枝独秀”。在反补贴方面,尽管各成员立案调查和采取的措施都相对较少,但中国在短时间内跃居榜首,让人深思。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公布2007年下半年各成员报告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行动报告。统计显示,2007年下半年各成员反倾销立案和反倾销措施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出意料,2007年下半年中国继续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产品遭遇立案和反倾销措施两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它成员,成为“一枝独秀”。在反补贴方面,尽管各成员立案调查和采取的措施都相对较少,但中国在短时间内跃居榜首,让人深思。

反倾销总体情况:新立案和措施同比下降

WTO成立后13年来,各成员共发起3210起反倾销调查案,其中,印度、美国和欧盟分列前三甲,共发起1282起,占所有成员反倾销立案总数的40%。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印度连续第3年“摘得桂冠”。从2007年下半年来看,各成员立案总数(101)比2006年同期(109)下降了7%,但印度(31)和美国(24)两国发起的案件数就已经超过总数的50%,而且均呈现“逆市”上涨的趋势。

在采取反倾销措施方面,2007年下半年(66)比2006年(58)同期下降了12%,其中印度采取的措施最多而且增幅最大,达到2006年(8)同期的2倍。从WTO成立后累计数据来看,印度、美国和欧盟依然是前三名,其中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最为引人注目(见表1)。

发展中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和采取反倾销措施再次“跑赢”发达国家。2007年下半年,发展中国家立案和反倾销措施的数字分别为56和45,各占总数的55%和78%。

注:从立案排名看,尽管墨西哥在前10名之外,但墨西哥对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达到81种,排在澳大利亚和巴西之前(第9位)。

2007年下半年,各成员发起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行业是机电产品,其次是化工。从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行业分析,化工产品则超过机电产品。从表2可以看出,13年来,WTO成员采取反倾销行动主要在金属制品、化工和塑料橡胶等几个行业。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行动大幅上升

与2006年同期(39)相比,2007年下半年中国产品在其他WTO成员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总数量仅增加1个,但占所有WTO成员立案调查数量的40%,是并列第2名的韩国和泰国(各8件)的5倍。反倾销措施方面,2007年下半年中国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26)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4种,接近所有WTO成员反倾销措施的半壁江山。

在过去13年期间,在所有WTO成员中,中国产品一直是其他WTO成员反倾销调查和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首要目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中国产品被诉倾销和被采取反倾销行动占总行动的百分比出现大幅度上升,2007年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被裁定反倾销措施占所有WTO成员的百分比分别达到38%和44%,将其它成员远远甩在后面。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最近13年来,对我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行动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印度、欧盟和美国。此外,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对我出口产品频繁立案和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趋势也已经引起了相关出口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警惕。

此外,与2005和2006年相比,中国在对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行动方面可以用“克制”两个字来形容。2007年下半年,中国没有发起新的反倾销调查,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也比2006年同期有所下降。

反补贴:2007年中国产品被诉超过7成

与反倾销相比,WTO各成员发起反补贴调查和采取反补贴措施的频率要小得多。WTO成立13年来,所有WTO成员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案件仅202起,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为119种。与最近几年WTO成员反补贴立案和采取反补贴措施“低迷”的总体形势相反,美国和加拿大开始掀起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反补贴行动的高潮。如统计显示,2007年各WTO成员总共发起11起反补贴调查,其中8起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占73%)。实际上,考虑到美国2008年已经或将要对10余种中国产品作出反补贴裁定,预计WTO秘书处届时更新的统计数据——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不管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百分比都将远超2007年。

截止目前,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已先后针对20种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企业正面临新的困难时期。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早在1997年就已经制订了反补贴法规,但至今还没有对进口产品发起过反补贴调查。

猜你喜欢

立案遭遇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预防遭遇拐骗
“迟到城”里的遭遇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祝遭遇各种不幸”
立案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