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羊毛的剪子和砍甘蔗的刀

2008-09-08张向晨

WTO经济导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剪羊毛蔗农剪子

张向晨

4月的燕山脚下杏花点点,而乌兰察布草原仍是残雪片片。走进蜷缩在圈里的羊群,拿起剪羊毛用的剪子,我们问当地的牧民,养肉羊、养毛羊哪个更合算?“肉羊一只可以赚到500-700元,养毛羊卖羊毛只能赚到200-300元”。还有,澳大利亚细毛羊品种好,而且用电剪子剪,一人一天可以剪20只,而我面前的牧民拿我手里的剪子一天只能剪5只,竞争不过。结果,当然是养肉羊的越来越多,养毛羊的越来越少。问题和答案都很简单,背景却很复杂。因为,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肉羊市场波动,再想回来养毛羊却不可能——长期精心培育的细毛羊的品种被杂交了,附近的纺织厂也早就倒闭了。经济学上,多种选择意味着风险的减少,老百姓也知道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毛羊逐渐萎缩的趋势,当地的政府官员不免忧心忡忡。

从内蒙回来不久又去了广西,南宁郊外的糖厂里甘蔗堆积如山,此时已是榨季的末期了。广西甘蔗出糖率要比国外高,原因是国内甘蔗手工收割,杂质少。国外用机械,当然是连杆带叶子兼收并蓄。但为此中国蔗农付出的是极大的辛苦,特别是到了榨季收割,一刀下去未必可以把甘蔗砍断,这样砍上一天不免骨软筋麻。而种植甘蔗的收入一亩还赚不到300元,即使如此还是靠政府的最低保护价。而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要想发展其他农业品种并非易事。

天道不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工业发达,同时良田广袤、风调雨顺。就这样,美欧还向农业提供巨额补贴。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并非全是荒芜之地,西非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棉花,阿根廷的彭帕斯平原沃野千里,被称为下金蛋的鹅。然而,他们都遇到了各自的困难。西非的棉花受到发达国家棉花补贴的打压,卖不出去。面对世界粮食危机,作为产粮大国,阿根廷本可大显身手,却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原因是国际市场粮价高企,出口固然可以使粮农受益,但国内粮食短缺却会使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食不果腹。《经济学家》杂志批评阿根廷政府目光短浅。指手画脚容易,但进行政策选择,就难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对于国际粮食危机的影响,必须持长远的观点。如果由于担心发达国家取消补贴会使粮价更高,从而在国际谈判中减少对他们的压力,那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首先需要解决发达国家高补贴造成的扭曲。因为只有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下,才能探讨长期、合理的解决办法。发展中国家不能也无力照抄发达国家高补贴的做法,但对农业的支持必须增加。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发达国家的补贴应当取消,因为这些补贴扭曲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应当增加,因为事关农民生计和农村发展。

从广西回北京的路上忽然想,下次和外国人谈判时如果带上一把内蒙牧民剪羊毛的剪子和广西蔗农砍甘蔗的刀,效果会怎样?

猜你喜欢

剪羊毛蔗农剪子
第十回 搭讪的老者
如果剪子会说话?
100次发射(外一首)
当前剪羊毛应该注意啥
推行订单农业,保障原料供给
干旱致缅甸蔗农面临困难
磨刀匠
泰国蔗农呼吁政府阻止蔗价不断下滑
石头·剪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