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高三化学复习

2008-08-05邓荣辉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考纲大纲离子

邓荣辉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搞好高三化学的复习.提高复习效果,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果.

一、合理安排高三化学复习的时间

根据本校的情况,新课结束大约在9月上旬,之后进入高考化学的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于化学知识比较零散,这一轮的复习是以六大单元下的小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注重知识的积累,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对同一知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小结.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使学生在高考中拿稳容易题(30 6)的分值.并力争拿稳中等难度题的分值(60%)的30%.本市的一模考试时间一般在12月底1月初进行,为了提高一模的可信度、可参考性,第一轮复习最好能够在12月初完成.一模之后就进入二模复习.这一轮复习要重在知识归纳、专题总结.尽可能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突出高考的重点、热点,兼顾高考难点,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力争拿好、拿稳中等难度题的分值(60%)中的50%.4月10日左右进行二模,二模之后的一个月主要是阅读课本、回归基础、回顾做过的试卷、插漏补缺.让学生从以往经常错误的试题中归纳知识点,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让学生尽可能少失容易题和中等难题的分(90%).

二、阅读《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说明》,分析高考试卷.把握好高考复习的方向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考纲.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研究高考试题才能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高考热点.因而在进行总复习之前,必须认真阅读《考试大纲》,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在研究考试大纲和分析高考试题时,要注意考纲及试题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如2007年考纲已删去“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意味着在物质空间构型的考题难度降低了,教学中只要注意教材中出现的单个分子或单个晶胞的结构就可以了,不应加深.如2007四川理综12题B选项只考核直接连在苯环上原子的共面,不然完全可以考核右侧水解产物的原子共面问题.对比2006、2007四川理综考试.07年比06年加大了化学计算的考查(06年为12分,07年为21分),这说明了教学中应重视化学计算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又如实验的比重加大(2006、2007四川理综的实验题都为18分),因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知,培养实验能力要真正落实到让学生做实验,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笔者是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渗透有关常见物质的制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的,最后在复习化学实验板块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考化学要考查学生多种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因而在化学的复习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等,而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性质又决定了物质的制备和用途,所以研究一种物质时,首先应该研究它的结构.又由于化学研究的是物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变化的学科,因此。复习过程中笔者总是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析、讨论、推断,想象化学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和运动,以便推测、解释、说明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规律等等。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例如,在教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时,由于Na2CO3和NaHCO3所发生的反应大部分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复习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分析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存在着哪些电离和水解,有哪些粒子.再根据离子的不共存问题,推断出主要离子的有关性质.多数学生都知道CO23-与Ba2+、Ca2+、Al3+、Fe3+等难溶性碱的金属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而HCO-3与H+、OH2-、Al3+、Fe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哪些物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上述离子,学生就很容易知道Na2CO3和NaHCO3分别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经过上述复习后,如果再遇到有关Na2CO3和NaHCO3的问题时,解决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在此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的理解.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高考中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猜你喜欢

考纲大纲离子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应试良方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