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探究”教学方法初探

2008-08-05薛海燕武新文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究思维

薛海燕 武新文

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化学教学中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现代科学教育观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记住老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设定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掌握获得结果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教师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探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引导探究法”教学方法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看,现代社会需要有独创性的人才.勇于探索和实践、勇于怀疑的人才,而这些良好的品质.都源自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的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在引发疑问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可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以此进一步来获得新知.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改进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以达到连续产生氢气的目的?其用意是引起学生深入探索,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大程度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凡事都能想到为什么.想让学生的问题进课堂,就需要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科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也敢说,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平等交流、给予肯定、及时表扬、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的自我体验.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或者很简单,电应及时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共同研究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悟自明,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将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并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进行《原子》一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原子是谁最先提出的?科学家怎样进一步研究出原子结构?如何用真实事例证明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原子分质子、中子和电子,它们能不能再分?具体有多少种原子?这些原子中电子是怎样高速运动的?很显然本节没有明确答复,这些问题将在今后进一步学到,但学生产生了急于探究的心理倾向,能更好的进行感知探究.

二、积极探究问题

教师提供预先精心设计的具有诱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欲答不能、欲放不忍的状态下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从而自发地投入到探索中来.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信息,发现学生的思维偏差,随时进行调整和纠正.另外,教师更要注重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允许尝试、允许错误、允许改正、允许重复,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尽量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反复尝试探索中充分施展智慧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当石灰水自始至终未见浑浊时,可设置问题探究:(1)制得的二氧化碳可能会有什么杂质?对此实验有什么影响?(2)久置的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其用意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能培养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还可设计创造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开放式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就能大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学时,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在摆出问题后,能培养学生争先恐后地探究问题,养成争论、辩驳的习惯.从而获得新知识.例如.在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时,让学生从它们的性质差异人手,学生总结出:掂轻重,看粘稠度,与金属铁或铜反应是否有气泡,在纸上写字是否变黑,溶于水是否放热等.学生逐渐形成敢于向问题挑战,积极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形成乐学、善学的精神状态.

三、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过去许多教师只是将已讲知识重复梳理一遍,而引导探究法教学的小结是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后小结,在学生归纳小结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小结.归纳小结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高度概括使之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

四、利用习题进行巩固评价

教师围绕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使教学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选题时必须注意切中课堂教学目标,使引导探究过程中的问题习题化、具体化.

在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探究中,发现和引发疑问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它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感知探究要贯穿始终.形势多样,这是“引导探究法”教学方法的实质所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在探索中升华.“引导探究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现代教学思想.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探究思维
设问引导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