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科特点 发挥育人功能

2008-08-05许绍招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祖国育人

许绍招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在学校学习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将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是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可见,把育人工作放到教学中已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了.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渗透到任何学科,物理也不例外.那么.中学物理教师怎样通过物理教学,把教书育人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凝聚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学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中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而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工夫.做到以了解祖围、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少年树立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只有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中小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当代中小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物理教学中.当讲到声音时.笔者给学生介绍北京天坛公园的三音石和回音壁,介绍我国在声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讲到连通器时介绍船闸并放一段有关葛洲坝的视频给学生看,进而介绍三峡工程,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讲到火箭时介绍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讲到原子能时介绍邓稼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制原子弹、氢弹,在科技界“销声匿迹”直至逝世等.与此同时,笔者结合我国的近代史告诉学生:帝国主义利用祖先的火药技术,制成大炮轰开祖国的大门;侵略者利用先辈首创的造纸、印刷术,铭刻践踏祖国国土的条文;科技落后必遭 侮辱的道理又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笔者还如数家珍地列举了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把党的丰功伟绩嵌印在学生心中.尤其是讲“神州六号”飞船的升天,“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为祖国奋斗的雄心壮志.通过渗透式的教育,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那种因为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的情况少了,不少学生还谈到自己的理想是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

二、结合教材实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从各个方面挖掘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行为道德、科学素养和心理品质,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不是代替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文道结合,循循善诱,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教材讲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忘我的奋斗精神,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介绍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锤炼学生拼搏意志.如法拉第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从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焦耳前后历经四十年、四百多次实验,才测定出热功当量,证实“热质”并不存在,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从而导致建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欧姆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才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居里夫妇经过四十五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才从含量不足百万分之一的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克镭.这样的例子使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明白其实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做好一件事可以做;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的道理.那种因为一节课而做不出一道难题而沮丧和放弃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布鲁诺为了捍卫科学真理竟被活活的烧死在罗马广场的故事,也是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生动教材.举不胜举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峰”.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讲浮力和液体压强时,结合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为了广大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树立为人民多做贡献的理想.因为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人,一个把给予当作幸福的人,他的心态总是满足的、平衡的、向上的,与那种追逐个人利益、欲壑难填的人相比,他才享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总之,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

三、平时利用多种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

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是不可忽视的.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激情、热情、意志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性格上表现为开朗、平和、善与人同.具有社会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行为定势.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在一个班里,总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勇气,即使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结结巴巴说不出来,能说几句也是声音很小,显得胆怯.在班级活动中,他们缺乏主动和热情,不爱跟同学交往,具有这种心理素质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因此,笔者平时在课堂上多鼓励这类学生并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当然,我们不仅在学习上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关注学生.大家都知道,青少年的可塑性比较强,对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通过循循善诱、具体训练和帮助是可以不断得到改善的.那种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教育心理,去对待心理和行为习惯有欠缺的学生,是忽视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和教书育人的责任的.

另外,中学时期是学生想像力最丰富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世界难题和边沿科学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来说是有益处的.用三言两语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育人的理念融进去,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陈景润童年的临时数学教师,无意中把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介绍给一群小学生.谁能想到,正是这粒种子,几十年后结果出举世闻名的陈氏定理.

通过在课堂上的育人渗透.使学生明白,人是不能孤立于别人之外而生活的,所以人人都要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宽容他人,善待生活中的人和事;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你必须学会调节自己,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人要活得有价值,只有一心为民的人其人生才得到升华,而那种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小人永远都会遭到人民的唾骂.

总之,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抵抗力,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好.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祖国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祖国祖国我爱您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意聊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对祖国唱出爱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