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成功教育思想指导藏班数学教学初探

2008-08-05姜新荣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题组西藏分层

姜新荣

成功教育是让主体在体验成功的情绪中获取学习成功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基本内涵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启动并形成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机制是成功教育的目的;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我校是一所内地西藏中学.内地西藏中学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学生由西藏自治区教育部门选送到内地就读.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藏族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藏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藏族学生主体体验成功教育为课题的研究实验,现在谈谈本人以成功教育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的一点体会.

第一,正视自己,确立自信;让学生想成功.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基本的心理条件.西藏班学生普遍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上遇到挫折就显得不知所措.在高中各学科中,西藏班学生往往最惧怕数学,因此,我把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我针对西藏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了优点轰炸训练.在刚接这个班不久,我让每个人选出一个本周自己最满意的一次练习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每个人只对被评者指出一个确实存在的优点,被评者只听,不做任何表示.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学生们总是那么好学而又非常容易被感动.这种成功的心理暗示会一直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心底里产生想要成功的欲望.

第二,低起点,密台阶,小步子;让学生能成功.

大多数西藏班的学生认为,数学对他们说来并不有趣,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这一类学生认为好的成绩总是给予他们愉快的体验.有的学生说,这一单元的知识我学会了,我觉得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我的数学成绩有进步了,我很高兴.有的学生说,最近一次考试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老师表扬了我,我太高兴了.所以“学会”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情感的必要因素.

在学习一个单元知识时必须要有一定知识或能力基础,而西藏班学生的知识遗忘率又特别高.为了让学生能学会,我以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在单元目标明确之后,先分析起点能力、知识基础.通过单元知识基础填补,解决学生学习新课题时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补偿与学习新课题有关的,或者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在“新知识的环节”,实现精讲少讲.主要着眼于讲概念、讲思想、讲方法等;注重启发诱导,帮助学生用已有的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在帮助转化的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和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悟出来”;再通过系列题组,进行强化训练.“系列题组”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分层次、成序列.每套题组包括3-5组,每组又包括5-10个题目.同一组的题目都保持同一模式、同一水平,以实现强化的目的.“系列题组”的设计也注意以下几点:

①低起点:第一组题要按该堂课教学目标的最低层次来设计,一般直接应用定理、公式或模仿例题,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起步.

②密台阶:台阶要有,但必须要小.难度要有,但必须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上得去.

③小步子:从第二组题开始,不论在能力上、难度上还是模式上,都要有提高.使学生每完成一组题后,都能有所提高.

让学生在“学会”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热情被唤起,学习兴趣被激发,极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学生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功更是他们愿意继续学习的动力.

第三,因材施教,分类推进;让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

1.钻研教材,分层备课

钻研教材,对备课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我首先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做好学期备课,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我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优生制定一个较高的学习目标.为中等生制定一个中等学习目标,为基础生制定一个较低的学习目标.对备课进行分层,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他们失败的感觉.让他们有更多经历成功的感觉.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自主的去学习.

2.因材施教,分层上课

因材施教,对上课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直接体现,这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讲授新课时,对知识点一类的教学内容,我进行统一授课,而对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机发展、融会贯通时,我往往通过分层次提问和练习等,进行巩固与创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摘得到,后进生在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精心组织下,也能消化得了.

例如我上完“等差数列”课后,要求基础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等差中项公式、掌握等差数列中每一项(首末除外)都是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要求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等差数列中任一项(首末除外)是该项“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要求学优生能掌握等差数列前m项的和,中间m项的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这就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成功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培养坚强的性格,坚强的性格则能收获美丽的人生.这时数学教学的意义就远远超越了其本身.

猜你喜欢

题组西藏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天上的西藏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神奇瑰丽的西藏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