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是“长”出来的

2008-03-15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应试状态土壤

李 新

作文应该有一个自然状态,它应该在一片自然的土壤上,毫无拘束地自由“长”出来,而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我们许多年来就是把作文当作工业产品了,生产出了不少的“伪作文”,也误以为作文就是可以“做”出来的。其实,这是反作文的。真正的作文是从心灵的土壤中慢慢地“滋长”出来的。我们的老祖宗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作文产生的本质。

作文通过什么“长”出来?我觉得随笔是一个很好的形式。随笔不限定题目,不限定范围,也不限定时间,同学们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率性而写。我有一次批改随笔就发现了这样一篇作文,这位同学大概对应试教育深有感触,由一幅漫画引申开来,本来要写800字的,结果800字远不能容纳他的感情,他一口气写了3000字。我加了一个《我们的花季从24岁开始》的题目推荐到报刊发表,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然而,现在也有些随笔写得不错的同学一旦写“应试”作文了,就又开始“做”文。是因为老师指导时谆谆嘱咐了“平时随笔可以这样写,高考时千万不能这样写”吗?是因为有这样那样应付应试作文的七章八法、考试经验吗?但我始终纳闷,同样是作文,怎么考试作文和平时作文就那样天差地别?这是不是恰恰说明了我们一直在误读“作文”—人为模式化重复应试操练的结果,反而导致了现在高考要求抒发真情实感,同学们反而无真情可抒、无实感可发的结果。

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尊重同学们的自然状态,给大家一片自由的土壤?我想,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才能自己“长”出来。

猜你喜欢

应试状态土壤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智珠二则
土壤的平行宇宙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