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对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首联的理解

2008-03-11韦树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风烟仕途王勃

韦树新

初唐王勃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家耳熟能详。古往今来理解、赏析它的文章也很不少。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是目前比较权威的阅读欣赏唐诗的参考资料,该书第22页对该诗作了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字面意思是:关中大地护卫着我们现在所在的京城长安,遥望你友人此去的蜀川之地一片风烟迷蒙。

《唐诗鉴赏辞典》作了这样的解析: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明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统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这样的解析,单单说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所,是不是略显简单肤浅?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笔者联系王勃坎坷的仕途经历,通过对全诗意境的把握,通过对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写诗的一气贯通的思路心境的揣摩,作了以下的理解:

气势雄伟、坚不可摧的皇城宫殿,日夜有众兵把守,皇帝就住在其间,就在我们身边,皇城外围更有广袤的三秦大地护卫,在这里做官心尽可高枕无忧,丝毫不用担心外敌的入侵、异族的骚扰,身体上满可以平平安安,仕途上又可以随时得到皇帝的亲睐、提携、关照。一句话,在京城做官太平无事,倍感安全。

而友人你此去的蜀川蛮荒之地,遥望彼处是一片风烟迷蒙。这“风烟”一语双关,既是实指眼前所见,又是虚指友人此后“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充满艰险的人生旅程,吉凶看不清,是非没把握,从而流露出对友人人生旅途的深深担忧以及想挽留友人而不能的万般无奈。

我在京城安全无忧,你去蜀川吉凶难料,叫我怎么舍得你离去呢?

这样的理解与诗的下半部分相当吻合。颔联另起角度:其实,我与你的心情不用说了,也是一样的啊,谁叫我们都在外做官呢?在外做官自然少不了要面对是非吉凶,就是我现在有点安全感,仕途较顺畅如意一点也只是暂时的,仕途不顺,人生无常,朋友离别是常有的。既然这样,我们只有想开些啊!这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颈联、尾联对将要离别的友人的劝勉。可以说,一、二两联是谈仕途的感受,由做官、离别再谈到三、四两联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劝勉。

因此,对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首联作这样的理解,笔者以为可以充分调动这一联十个字的信息资源,更自然、更贴切、更衔接、更贯通,更符合作者的初衷,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作者通联:江苏射阳特庸中学]

猜你喜欢

风烟仕途王勃
少年王勃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中秋夜吟怀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蜀中九日
风烟俱净,兼致Y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一字千金王勃
仕途劫
风烟拂过容华褪,美是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