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学习未必都枯燥

2007-04-23朱圣燧应才忠王永德

人民教育 2007年10期
关键词:辅导校本重点

朱圣燧 应才忠 王永德

在教师看来,提高理论水平是重要的,但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许多教师也反映理论学习太枯燥,不是听不懂,就是听了也没用。现实需要和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教师的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尝试了一项教师心理学培训,让理论学习不再枯燥。

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教师实用心理学》,原想沿用一般进修学校常用的“让老师自学一段时间后,通过闭卷考试督促老师阅读”的方法。然而,有些教师提出疑问:能够背记心理学概念就能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一个特别的理论学习计划。

首先是组织教师自学,每章确定3名重点研读员(全书12章共安排36个重点研读员)。学校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事先通知全体教师通读某章,学习会上请该章的3名重点研读员做辅导发言,每人脱稿谈15分钟的学习体会。发言以三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1)本章主要有哪些观点?(要求发言者有整体把握能力与概括能力。)(2)本章的哪些观点和提法与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有联系?(选择一两个角度谈得深刻些。)(3)学完本章后,你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哪些建议?(反映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在3名重点研读员分别发表意见后,请现场教师就相关话题提问、发表观点、形成对话。最后由主持人(由学校领导与业务中层干部轮流担任)点评并小结,或邀请专家综述,并给若干教师布置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小作业。这样的逐章学习,会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做辅导发言,参与面扩大。

我们将每一个学习单元的组织分为“自学———自辅———质疑———点评”四个环节,并注意体现以下特点:(1)敢于让教师自己来教自己;(2)让自我辅导的任务驱动教师的成长;(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4)以“少量多次多层次”来丰富每次学习活动的视角;(5)将集中的辅导活动与长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6)通过让多数教师承担自辅任务,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7)行政领导率先参与,激发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8)即兴的质疑与当场的答辩使教研活动生成许多新的“火花”。

这项活动让我们体会到,校本培训的意义绝不只是培训场所的转移,而是学习机制的创新,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基于教师需要,并由教师设计和开发学习方案。

校本培训的策划必须根据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之后,由本校教师制订学习计划,策划学习活动,实施评价和调控(可以请专家指导)。

2.体现教师的双重角色———既是接受培训的学员,又是培训同事的教员。

在校本培训活动中,要敢于让教师自己来教自己,通过自然的竞争暗示,让教师在自辅中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时改进学习效果。教师会通过体会自己作为听众时对报告者的要求和期望,来完善自己的发言。由于承担自辅任务的教师超过半数,较大的参与面会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与竞争意识。

3.营造平等的学习交流氛围,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学校原来的业务学习,往往是学校领导找来几篇文章读一读。但在这次校本培训中,教师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平等的交流者,大大强化了教师在事业上的作为感。事实上,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分析中,教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与做法,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沟通和交流机制,会使教师的创造性“断流”。相反,交流机制的建立,会促使大家积极思考,提出创意。

4.明确目标是促进教师学习理论,并应用理论改进实践。

在这项活动中,重点研读员的辅导发言成为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是扩大知识面,而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与能力,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促使教师辩证地认识事物和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提高教师的研究与思维水平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温岭市泽国小学)

猜你喜欢

辅导校本重点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存在感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