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陕西农村饮水安全

2006-11-22

西部大开发 2006年11期
关键词:饮水全省群众

海 腾

“解决农村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当代,而且关系子孙后代。要作为今后五年、十年全省水利建设的第一件大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凡是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李建国

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陕西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23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588立方米,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汛期,地域分布上,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6.7%,水资源量占全省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3%,而水资源量仅占29%。特别是关中地区人口密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只有38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8,远远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绝对缺水线(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500立方米),是全省最缺水的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使全省不仅农业缺水、工业缺水、城市缺水,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用水也十分困难,渭北旱塬、陕北白于山区等地不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对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党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一蓝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农民的首要问题——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后,“饮水安全、用电和交通建设”便成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问题。特别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尤其是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和血吸虫病、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陕西作为水资源缺乏的农业人口大省,也是全国水安全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陕西省组织实施了“甘露工程”、“人饮解困”等项目,尤其在2000年后陕西省先后实施了一期、二期饮水解困工程,共投资9.13亿元,建成饮水工程6439处,解决了305万人饮水困难。同时还实施了氟改水项目,共投资2.76亿元,建成饮水项目1524处,解决了84.6万人的饮水安全,累计解决和改善1470万群众的饮水问题。但目前全省仍有1306.74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取水距离大于800米、高差大于80米的无供水设施饮水困难人口占296.31万人,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渭北旱塬和陕南秦巴山区。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农村饮用水问题成了阻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困难。

“建国五十多年了,这么多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

“一个青年人驼着背,扛着木耙艰难地翻拨着晒在院子里的麦子;镜头里那一双苍老粗糙的已经严重变形的手;可爱的小孩子们笑脸里没有洁白的牙齿,甚至正值壮年的村民牙齿已经开始脱落;大片生长稀疏低矮的庄稼;……” 投影机轻轻地转动着,面对鲜活的画面,全场沉重起来。

这是2005年5月中旬在一次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决咨委)生态环保小组研究陕西省水状况的座谈会上的情景。作为小组成员,陕西省环保局原局长张廉杰说:“建国五十多年了,我们总是看着经济增长了,社会进步了,可是还有这么多群众连饮水安全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中有老人,有青壮年,更有孩子。过去因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那么今后呢,我们还要看着孩子以及他们的后代同样出现画面上的情形么?党中央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其宗旨不就是为了让农民能够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么!作为社会发展进步最大的劳动力后备军,作为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如果连最基本的饮水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农村经济靠谁发展?农村环境由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从何谈起呢?”

生态环保小组将情况的及时反映引起陕西省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立即批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005年6月6日以张廉杰为组长,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高级工程师陈志勤和陕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史鉴组成“三人组”,对我省城乡饮用水安全进行6个月的深入调查、分析。认为我省有1306万人存在着因高氟、苦咸、污染以及水源保证率低、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等原因造成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当中也存在着前期投入少、工程运行成本高等客观问题。2006年2月,“三人组”向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提出《解决我省农村饮水安全是一件迫切的大事》(陕咨字[2006]4号)。建议指出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应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件非常紧迫的大事来抓,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是要按照全省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十一五”总体规划,统筹解决。二是要多方筹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在争取中央支持的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地方资金的配套,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营企业和私人资金,用于饮水工程建设。三是建立权责明晰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与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检测体系。四是出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惠政策,调低农村供水工程电价,落实水质监测经费并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免税政策。五是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的立法与执法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杜绝不合格污水的排放。六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领导和协调。

在为时逾月的调查中,记者走访了各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农村用水大多是未经净化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目前省内很多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拿陕西的母亲河渭河来说,近10余年其水质污染呈加剧趋势。随着关中城镇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渭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而流域内生态水的不断减少,更使污染加剧。现在沿河一路走来,并未能感受到她昔日的靓丽容颜、甘甜乳汁,目睹的却是一条遍体污浊、重症缠身的脏河、臭河。这些被污染的水不断流入或渗入群众水源中,导致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水质不达安全标准,甚至有害物如氟、砷等严重超标。群众饮用这些水质的水后,普遍出现氟斑牙、骨质疏松等病症,严重者出现了骨骼变形,形成残废性氟骨症,完全失去劳动力,甚致死亡。农作物经这种水灌溉后,收成普遍较差,给农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陕西省水利厅乡村供水综合管理处处长杜小洲对记者说:“作为我省农村用水安全的主要负责部门,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责任的重大。解决好占我省一半人口的用水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目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数达到1470万人,占到农村总人数的53%。但是至今全省仍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根据水利部与卫生部颁发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并经水利部派专家组验收,认定我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方面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氟水。我省饮用氟含量超标水的人口达19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9%;二是苦咸水。饮用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的苦咸水人口达15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5%;三是水污染。全省饮用污染水人口达34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四是饮水困难。水源保证率低、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的人口达 62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2%。而到现在之所以农村水安全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很多供水工程建设到一半因为资金短缺被迫停工,或者简易进行,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一些水利工程建成后在投入使用时往往因缺乏有效管理,致使供水网络无法正常运转……”

解决农村饮水,必须提高认识

2006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会议指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急广大农民之所急,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农民饮水困难,是广大农民的福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干部漠视百姓饮用水卫生和生命安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样的话里透出对于农民身体健康的冷漠和无视,令人震惊。如果这种落后愚昧的态度不转变,不仅中央的决策会在执行中被打折扣,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要解决水安全问题,必须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谭策吾在“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调研报告中指出,保障群众有水吃和饮水安全是维护人民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把安全饮水工作作为全省农村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对关中1000人以上、陕南陕北500人以上的村庄实行城乡统筹,规模建设。

谭策吾厅长有关农村饮用水改造工作的调研报告刊出后,袁纯清代省长立即作出批示:“在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应有这样的认识,老百姓喝不上水和吃不饱穿不暖是同等重要解决的问题。”并要求水利厅及有关部门对此制定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陕西省农村群众吃水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6年8月25日下午,陕西省政府召开“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电视电话会议,袁纯清代省长进一步就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作重要讲话,他指出:

1. 进一步增强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保障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

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突出抓好资金筹措的关键环节,努力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要调动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坚持“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和“ 一事一议”的原则;要实行“报账制”,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质量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按照“近期与远期结合,用水与节水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开发与保护结合”的原则,区别城镇与乡村、氟水与缺水区、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平原区与山区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坚决杜绝各类“人情工程”、“条子工程”。以县为主,切实抓好农村引水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实施的重点在县一级,关键在项目管理。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抓好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效益是根本。在运行和管理中,坚持“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 “走以水养水、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等原则,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4. 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

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均衡发展。多方协作配合,打好项目总体战。农村饮水工作包括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环保等多个部门......

讲话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改变部分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局面,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广大农村千家万户。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环境污染特别是渭河等水污染恶化的状况,五年内将建设107个污水处理项目,并按照“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每年从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和财政专项资金中整合2亿元,五年共筹集1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将原规划在“十三五”前解决296万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提前在“十一五”期间全部解决,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212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比例由“十五”末的53%提高到76%,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由34%提高到45%。通过加强保护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大力防治水污染、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行节约用水和加强供水工程资质评审等监督管理措施,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打开一条健康之路。

后记:我们看到了有多少双眼睛在期盼着可以早日脱离氟、砷……水的困扰,也看到了省政府已将“治理水污染,解决农村用水安全”作为我省农村未来发展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无论是在认识,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加大了力度。但作为一项群众基础建设,如果在落实过程中只将其做“形象工程”,可远观而不可近用,那么于解决水问题于群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切实做“好工程”,真正把建设成果交到群众手中,才能称的上是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猜你喜欢

饮水全省群众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饮水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