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贵在“积累”

2006-07-27刘先海

现代语文 2006年5期
关键词:积累写作能力价值观

国外曾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读又写则能使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只是读,是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但包括读在内,多途径的培养语文素养,尤其是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去积累,更能够大大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水涨船高。语文积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语言。如同建筑,语言是建筑文章大厦的材料。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前提和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语言的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表达就会晦涩,文章读来也一定会味如嚼蜡。

作为写作的材料,语言积累应该是有意识的一种积累。教师要告诉学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平时引导学生善于学习课文中的的语言材料,如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等,还要关注大多数课文后面所附的小知识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段文字。这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供学生在写作时采用,如在写作记叙文时引用材料,展开联想;写作议论文时引经据典,作为依据,也可说是信手拈来,锦上添花。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所选课文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不一而足,只要略加整理归类,不少内容可以就地取材,直接作为写作的材料。

二、积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的天地是广阔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局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累生活,主要靠留意生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如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社会风貌等,还有面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悟,以及在审美和创新上的思想火花,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入文的材料。叶圣陶先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写作越来越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美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提炼生活,这样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

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阅读。正如一则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阅读要“于切要处下心力”,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就可以逐步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深入生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积累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素养,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伴随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的过程而孕育,并随之发展。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真人,从童真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做到表达语言流畅,又要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人文价值观。因为情真始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表达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纷繁生活:因为只有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

(刘先海河南省新密市)

猜你喜欢

积累写作能力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