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宾式动词+宾语”研究综述

2006-07-27陈倩倩

现代语文 2006年5期
关键词:搭配宾语

[摘 要]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式最近几年流行起来,尤其是在传媒语言中更是常见。传媒的巨大作用还会使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入口语,乃至书面语。本文对“动宾式动词+宾语”这种日益流行的句式进行考察,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同时,旨在进一步弄清其历史源流、在新时期“复兴”的原因及其搭配规律。

[关键词] 动宾式动词 宾语 搭配

一、“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的历史源流

“动宾式动词+宾语”并不是新时期的产物,在古汉语中这种句式早已存在。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中罕见语法现象》(《中国语文》1982,6)一文中指出“‘以动宾结构作动词而另附宾语这种结构,在太史公书中多有这种现象”。举例如下:

(1)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史记·荆燕世家》)

“雅故本”是三个义近的副词连用,等于“本来”或“素来”。“推毂”是动宾结构,“推”,推动;“毂”本义是车轮中心贯轴和聚辐(车轮条)处,这里用作车轮意。“推毂”即推动车轮。《史记·冯唐列传》说:“上古王者之遗将也,跪而推毂曰”。“推毂”正是推动兵车、车轮之义,这里意为促进、帮助。所以“推毂高帝就天下”即是一个动宾结构带宾语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

(2)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史记·货殖列传》)

(4)愿君慎勿出于口,请别白黑所以异,阴阳而已矣。(《史记·苏秦传》)

之后刁晏斌先生在《也谈“动宾式动词+宾语”形式》(《语文建设》1998,6)一文中进一步考察了该句式,从汉代以后的文献中收集了许多用例,例如:

(5)惠能于岭上,便传法惠顺。(唐·六组坛经)

(6)刺史大惧,归命大圣文殊师利。(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7)南朝自得燕京,亦借路平、滦州归。(宋·三朝北盟会编)

在进入近代后,早期的现代汉语中也可以见到这种用例,如:

(8)土豪劣绅经手地方公款,多半从中侵蚀。(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9)所以他就到手了八十千。(鲁迅《祝福》)

但是随着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断规范,尤其是到了建国以后,这样的用例逐渐很少见到了。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当这种句式再次大量出现时,邢公畹等先生会把它看作是一种“可疑句式”。

二、“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发生并流行的原因

首先,“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的出现是合乎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内在规律的。刘大为在《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下)》(《语文建设》1998,3)中阐述了他这一观点。他认为从历时角度看,动宾式动词词化程度低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痕。因为动词中的每一个单音节语素都在力图以词的方式强调自己的独立性;而动宾式动词词化程度的提高是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必然结果。因为双音节词占优势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复合词内的单音节语素失去独立性而以一个整体起作用。所以动宾动词从不能带宾语到能带宾语正顺应了汉语由单音节词占优势向双音节词占优势转化这一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从共时的角度看,动宾式动词能带宾语的现象是动词功能完善化的表现,有其积极意义。动宾动词如果有了带宾语的语义要求而又不能在语法上实现它,作为一个动词这无疑是一种功能的残缺,只要机制上允许它就会在使用中逐渐自我完善。语言具有自调的功能,表达上的要求往往会对词的功能进行自我调节。动宾动词带宾语现象正是这种调节功能的表现,与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也是相一致的。

其次, “动宾式动词+宾语”在新时期再度“复兴”的原因可以认为是某受到了印欧语言的影响,发生了“欧化”。大部分学者都支持这种观点,如刘大为的《从一种可疑句式说开去》(《语文建设》1998,3),丁青霞、原雪梅的《对“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增多的思考》(《语文建设》1998,3)。在丁青霞和原雪梅的文章中曾谈到,如果把“动宾式动词+宾语”的例子译成英语,就会发现原本汉语传统上认为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在英语里绝大多数可以直接带宾语。举例如下:

(10)造福人类:to benefit the human being

(11)约会她:to date her

(12)挑战某人:to challenge sb

(13)出台条例:to table a culb

这种句式又较早出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英语的涌入,海外华人作品的大量涌入,这种句式也大量再现,在新时期语用环境下,逐渐流行起来。

再次,我们发现“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多出现于新闻语言中,尤其是标题语言中。例如:

(11)中国杂技再次享誉蒙特卡洛

(12)丁聪漫画馆落户故里

(13)欢歌颂盛世 金猴闹新春——四台春节晚会聚焦荧屏

(14)汉长安城长乐宫出土汉代宫殿壁画

(15)高翔:爱心扎根黑土地

以上各例都摘自中国期刊网重要报纸数据库2004年的新闻标题,我们只选摘了几例,在调查中发现这类句式在标题语言中已是屡见不鲜。从信息量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是特殊的传达信息的工具,其特点决定了所用语言要尽可能简洁,突出信息焦点。该句式正是适应了新闻语体的要求。从信息的焦点来看,这种句式正好突出了动词和宾语,省略了介词和助词。我们试着将上面的(11)~(15)例变换成传统说法:

(11)′中国杂技再次享誉于蒙特卡洛

(12)′丁聪漫画馆在故里落户

(13)′欢歌颂盛世 金猴闹新春——四台春节晚会聚焦于荧屏

(14)′殿壁画在汉长安城长乐宫出土

(15)′高翔:爱心在黑土地扎根

变换以后我们可以发现(11)′和(15)′由于多加了一个介词,失去了原句简洁,经济的特点;而其他三句在变换后信息焦点跑到了句子的最后,与原句相比也不够突出,不够集中。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在表义功能上更凝炼、简约,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在音节结构上,音节匀称、结构整齐,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所以在新时期,信息化迅速膨胀的时代,“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复兴”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由于媒体的巨大影响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简洁、经济的句式今后也会在其他文体中,乃至口语中大量出现。

三、“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的搭配规律

罗昕如《“动宾式动词+宾语”规律探究》(《语文建设》1998,5),提出动宾式动词带宾语能否成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表意明确,可以理解;(2)有独特的语用价值;(3)可以有限地类推,有一定的使用范围;(4)动宾式动词内部凝固性强,一般不能单独与主语成句。第(1)、(2)条主观性较强,显然不能作为一条规则加以运用。第(4)条经过验证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作为一条规则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一搭配规律刘大为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他提出,动宾式动词词化程度越高,对句法结构的干扰就越小,带宾语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更生在《“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语文建设》1998,6)一文中通过对书面用例的统计验证了刘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总结了三条规律:(1)不能扩展的动宾式动词都能带宾语;(2)有限扩展的动宾式动词一般也可以带宾语,个别的有待观察;(3)无限扩展的动宾式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只有少数能带宾语。这些能带宾语的无限扩展的动宾式动词的词义比较凝固,一般不是构成词的语素义的简单组合。例如“操心”不是“把心操起来”,而是费心考虑和料理。

关于“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不少研究已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其中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动宾式动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离可合的离合词,短语和词的边界区分的模糊性给动宾式动词的分析操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再如如何从信息焦点和韵律结构的角度探讨“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生成原因,以便总结出这一句法现象背后潜藏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来,这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动宾式动词带宾语”这一语法现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探求它更深层的普遍规律,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古汉语中之罕见语法现象 中国语文1982,6

[2]绕长溶 动宾组合带宾语 中国语文1984,6

[3]华玉明 试探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根由 语文建设1997,10

[4]刘大为 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上)(下) 语文建设1998,1、3

[5]丁青霞、原雪梅 对“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增多的思考语文建设1998,3

[6]罗昕如 “动宾式动词+宾语”规律探究语文建设1998,5

[7]刘云、李晋霞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变换形式及宾语的语义类型江汉大学学报 1998,5

[8]高更生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语文建设1998,6

[9]刁晏斌 也谈“动宾式动词+宾语”形式语文建设1998,6

[10]张博 “动宾结构+宾语”的条件及发展趋势古汉语研究1999,3

[11]凌德祥 试论双音节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基本规律汉语学习1999,5

[12]盛新华、朱军动宾式不及物动词“VN”带宾语语义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5,11

(陈倩倩,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搭配宾语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扫描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宾语从句及练习
色彩在主题餐饮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浅析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材之我见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动词open的搭配研究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
基于BYU语料库的英语专四词汇试题解析
中考英语宾语从句考点讲解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