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金融风险更加凶险

2004-07-01张冉燃孙春龙

瞭望东方周刊 2004年40期
关键词:负债乡镇债务

梁 朋 张冉燃 孙春龙

提起还债,内蒙古达拉特旗蓿亥图乡的纪检书记郭诚一脸苦恼:“要账的碰破了头,年前那几天,每天都有百十号人上门讨债,最多时楼道里有四五百人站着。就连乡里的旧三菱和旧吉普车都被顶了账。”

这个由两个贫困乡合并而成的小乡,如今已经背负了1200万元的债务。

而像郭诚一样苦于巨额债务的官员,在中国地方政府中并不稀少。

2003年,宁夏开展撤并乡镇工作,原来隐藏的债务问题浮出水面:查明乡村两级负债达到75124.9万元。

2004年上半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县乡财政情况调查,查明截至2003年底,安徽省县乡政府负债约313亿元,县均负债2.29亿元,乡均负债753万。

有关调查表明,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也有许多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者甚至资不抵债,陷入“破产”境地。一些地方政府因还不上债被告上法庭。

政府负债逐渐由经济上的困难而影响到政治上的威信。一些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迫使党和政府很多政策和措施在执行中难以首尾兼顾,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和掣肘。

地方政府债务泛滥成灾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大多对债务问题讳莫如深,既不愿说,也说不清楚。但随着一些地方机构改革与各地对政府负债的清理,发现各级政府负债已经成为普遍问题,由村、乡、县市到省概莫能外。

据四川省政府研究室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省由省级政府承诺偿还或直接作为债务主体借入的债务总额达394.36亿元。

在东部某沿江经济发达省份,截至2001年末,当地各级地方政府的逾期债务达到280亿元,逾期率高达29%。

安徽省的一份统计表明,1995-1999年;安徽省阜阳市财政债务总计11.1亿元,到2002年尚有债务余额7.8亿元。

2002年,国家审计署对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财政收支状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截至2001年底,49个县(市)中有37个累计瞒报赤字10.6亿元。49个县(市)累计债务达163亿元。

2001年,据农业部统计,中国乡级债务已达1776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但从目前各地的一些典型调查的结果看,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保守的。

重庆市万州区的调查统计表明,2002年万州区乡镇债务高达8.86亿元,平均每个乡镇债务近900万元。

另据湖北省农经管理局统计,2001年底全省的村级债务总额达到192.5亿元,平均每村60.9万元,90%以上的村负债。襄樊市2002年年底村级债务为30.67亿元,几乎村村都有债务,村平均债务达51.1万元。

越窮债越多

在各级政府普遍负债的背景下,政府债务仍然在滚雪球,呈现出债务规模日益扩大、地区越穷债务负担越重、层级越低债务压力越大和隐性债务重于显性债务的四大特点。

有专家估计,中国仅乡镇一级债务就在以每年200亿元的速度递增。

实际上,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相对债务负担就越是严重。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债务负担要严重于东部发达地区,例如2001年,地方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731个,赤字面为35.6%。仅新疆一地,就有77个赤字县,赤字面达90%。

作为最低一级的政府,乡镇财政的债务压力是最大的。以前,乡镇如果发生经费困难,就会考虑向农民多摊一点来弥补,而现在税费改革已然推开,向农民进行摊派已经不被允许,乡镇财政的收入维持政权运行都很艰难。

隐性负债更加不容忽视。据调查,2001年西部某省仅省一级债务就将近203亿元,包括国外贷款19.3亿,国债借款30.3亿元,中央专项借款5.4亿元,国内金融机构借款9.6亿元,单位和个人借款8.1亿元,拖欠职工工资14.1亿元,地方政府担保贷款、粮食企业亏损挂账等为115.8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8%。但这些还只是显性负债,如果考虑到隐性负债,仅当地32家金融机构积累的呆账就达10多亿元。

债务风险已超过金融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地方债务课题组负责人魏加宁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

他说:“债务风险对于政府威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是直接的。”

严格来说,地方政府债务本身并不合法,因为《预算法》规定,除国务院特批之外地方不得举债,而国务院至今并没有特批的案例。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却几乎泛滥成灾,造成政权运转艰难,威胁社会稳定。

沉重的债务压力造成地方政权运转艰难。首先是办公经费难以落实,导致“没钱干事”。内蒙古五原县套海镇有75个干部,县财政2003年对其核定工资7万多元,可该镇仅打印、复印等办公经费就花了7万多元。

在乡镇一级,不少财政困难乡镇的领导常为电费、电话费、交通费等办公经费发愁,更多的地方则勉强度日,所谓“来人接待靠赊欠,用车加油领导垫”。

一些乡村干部因为“上头压(压各种指标),下面骂(老百姓埋怨乡镇干部只知收税‘不务正业),回家老婆不说话(工资难以保障)”,因此宁愿舍弃这一“出力不讨好”并且“无利可图”的角色。乡村干部人心思走已经是一种公开的情绪。

“没钱干事”、“无人干事”的直接后果是乡务、村务无人管,少数乡村政权在事实上几近瘫痪。而据四川省委组织部对100个乡镇的调查,因为负债重而无法运转的乡镇占15%-20%。有能力的人不愿当村干部,造成的后果就更为严重。

另一个后果是政府在本应向农民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上大打折扣,导致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以及乡村道路修建、农田水利、植树造林、兴办集体福利事业等受到影响。

巨额债务更是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上级政府和债主的压力下,乡镇政府往往把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增加了农民的对立情绪,由此引发的上访、告状接连不断。

此外,同乡村干部一样,农民也会采取“出走”的方式以逃避沉重的赋税、摊派及债务。在湖北一个仅有50多人的小村,为了躲避人头费,已经有10多人注销了自己的户口;成为名副其实的“黑人”(即没有户口的人);荆门市有个村组,一个晚上有8户农产乘夜幕请来卡车,将全部家当搬走,留下几栋破房子,永久地离开了家乡。据当地干部称,“他们被数百万元的村级债务吓住了。”

出走的农民虽然避免了赋税,但由于税费总额并没有减少,他们所承担的税费最后还者阴啭嫁到留村村民身上,留村人口的负担面临进一步地加重,其结果可能迫使留村农民继续外流,恶性循环由此形成。

猜你喜欢

负债乡镇债务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
合理负债能够加快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