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十字路口上的世界》

2001-06-13文/牛

全国新书目 2001年3期
关键词:被访者学者观点

文/牛 军

本书是中国国际问题高层学者的第一次大聚合,30余位知名学者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不同的侧面、动态地分析了国际关系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前瞻性地推测了国际形势的走势,对丰富多彩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展示了专家学者的观点与看法,全面反映了这一核心集体的全方位的声音。透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见博览的外部世界,也可以窥见中国国际问题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积累的结晶。《十字路口上的世界》对渴望了解世界的人,肯定是开卷有益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50年来,中国人一直面对一个历史性的命题:“中国与世界之关系”。《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一书也属此类,它是今天的中国人思考“中国与世界之关系”的一个部分,并且侧重于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提出根据的。

本书由对36位知名学者的访谈所组成。被访者以“天下”为逻辑的起点,以中国的命运为讨论的归宿,讨论的范畴包括诸如“时代问题”、“世界形势”、“国际格局”、“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战略思考与抉择”,等等。我们毕竟是在21世纪的门口谈论世界。一方面是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的被访者们在勾画世界面貌时,展示了广阔的视野,巨大的前瞻性和强烈的危机感。例如在有关全球化的论述中,被访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揭示了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以及给各国内部和国际关系带来的“义深远的变化”。显示了专家们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态度。

此外,《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一书还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是在一个问题上同时展现几位专家的观点。他们的观点经常因思考的时空不同而存在差异,但综合起来却是相互补充的。例如在如何评估中国安全环境的问题上,一些专家论证了中国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也有的专家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指出,现阶段不过是“战争与和平的‘间歇期”。换言之即使中国的安全环境真那么好,也是暂时的。这两种看法显然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强调的是当前的状况,所以比较乐观;后者则着眼于历史的过程,所以显得严峻。重要的是他们殊途同归,结论都是强调中国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其次是不同被访者的观点相互碰撞。在同一问题上,几位被访者提出各自的不同观点。例如在有关国际政治格局的部分中,读者可以看到对国际格局的数种定义,包括“一超多强”、“一极多元”、“3+2”格局、“多极世界”或“多极化趋势”等等。这些观点互相冲击甚至互相否定,惟一的共同点是被访者都不认为现在世界是“单极”或“一极”。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专家们的思考有很高的同质性,也可以看到他们观点的多样性。

上述两种情况其实也就是《十字路口上的世界》的基本特点。该书并不注重、甚至在一些问题上没有统一的概括性结论,但它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许多闪光的思考。参与访谈的学者们毕竟多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的饱学之士,他们的关怀与思考大致包括了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代表了他们认识当今世界重大问题所达到的深度,并有可能对塑造未来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字路口上的世界》对那些渴望了解世界的人,肯定是开卷有益的。

《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国著名学者探讨21世纪的国际焦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 安卫 李东燕著定价:25.00元

猜你喜欢

被访者学者观点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程门立雪
大学者
观点参考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
八城市调查显示百姓对改革成果评价较高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