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看到的俄罗斯

2001-05-20

中国民族 2001年2期
关键词:莫斯科俄罗斯

髯 夫

去年9月,有机会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国际书展并参观了几座城市。多有感触,付诸笔端,谓之拾零。

读书之国

有人说,俄罗斯是最爱读书的国家,果真如是。在地铁里、火车上、公共汽车站,我们都能见到捧读书、报、刊的人,就连等待客人的出租车司机,也在驾驶室内看书。俄罗斯读书之风之盛,可见一斑。据介绍,在俄罗斯,50%的孩子至少有100册的家庭藏书,而30%的俄罗斯学生生活在至少有一个长辈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里。

如茵城市

莫斯科市的绿化,在世界大都市中也堪称一流。全市绿化面积达40%,还拥有十几个自然森林区。我们到俄罗斯时,北半球虽然已是万物萧疏的季节,但这里依然红花绿草,林木苍翠。驱车数百公里鲜见人烟,而映入眼帘的却是森林与草地遍野,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恍若欣赏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俭朴婚礼

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纪念“二战”的胜利广场或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场和雕塑,其中莫斯科的“二战”胜利广场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于世。漫步广场、红场和无名烈士墓,令笔者赏心悦目的是,一对对新郎新娘在家人或友人的陪伴下向烈士墓献花留影,歌舞小酌,举行着他们俭朴的婚礼,成为胜利广场一道风景线。其纪念意义无须赘笔。此情此景与国人婚礼时动辄“串车”招摇过市,大摆宴席形成的反差和对照,令人深思。

科技学城

被称为“城中之城”的莫斯科大学,在世界高等学府中也久负盛名,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令人惊叹。它座落在绿树掩映的列宁山上,登其高处即可一览全城市容。据介绍,在校学生有10万人。俄罗斯对教育的重视,是全民共识的结果,所以义务教育发达,人材济济,人口素质普遍很高,其科技水平也敢与世界强国叫板。

五海之都

莫斯科河流经市区,有数个港口。莫斯科运河的开凿,使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联通,而伏尔加河与顿河运河通航后,莫斯科便成了连接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及里海的“五海之都”。游船定时往返河上,既便只有一位游客,也是到点开船。乘船游莫斯科河,饱览两岸景色,真可谓美不胜收。

人文墓地

导游提议去参观“新处女公墓”,乍一听这名字就颇具新奇和诱惑。公墓名称的由来源于一段真实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块绿草如茵、鲜花遍野之地。每到春暖花开之际,许多花季少女相约来这里歌舞,祈望找到如意郎君和自己未来的幸福。这块如此纯洁和神圣的地方,后来便建成了公墓,并命名为“新处女公墓”。这里长眠的是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政界、军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和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每个墓前均依已故者生前形象或从事的职业,雕塑有大理石像,且都出自艺术大家之手。驻足观之,一座座风格奇异的雕像,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里有国人熟知的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和舒拉、夏伯阳、契可夫、果戈里、马雅可夫斯基等,也有赫鲁晓夫和王明。

炮舰名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这句著名的话,国内无人不晓。这炮声就发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时间是1917年11月7日,炮击的目标是当时沙俄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80多年过去了,今天终于登上这艘仰慕已久的舰艇,可谓思绪万千。“阿芙乐尔”始造于上个世纪初年,参加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敌军击沉,后来打捞上岸,供人们参观。舰上保留着当年官兵指挥、食宿舱以及各种反映该舰历史的实物和图片,还有外国军界来参观时赠送的纪念品。与俄罗斯海军博物馆和海军士官学校相隔咫尺之遥的舰艇停泊处,参观者络驿不绝。

文豪之墓

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座落在图拉市。托翁大名垂宇宙,等身著述足千秋。《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的传世名作是国人所熟知的。托翁的庄园,除了屈指可数的茅草顶木屋和生前起居写作的两层楼房外,90%为茂密的森林、果园和菜圃,花草遍地、绿水扬波,宛如天然园林。沿着庄园一条弯曲的幽径而去,在丛林叠翠、山凹环抱的一块草坪上,有一形似棺木的小土丘,上面长满了绿草,旁边有束束鲜花,几棵参天大树似卫兵肃立周围,这就是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墓。树是他生前亲手所栽,地是他生前亲自选定。没有碑文,甚至连个简单的说明或标识都没有。一代文豪的最后归宿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世俗的装饰,唯有树叶的掩映和碧草的陪伴,斯人真是生如鲜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寂静。但托翁并不寂寞,有常青的树、碧绿的草、吐艳的花、泛波的水,更有常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崇拜者、敬慕者的膜拜和不尽追思。倘若托翁地下有知不朽的丰碑在人民心中,当会含笑于天国的吧。

发达交通

莫斯科的地铁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内部装饰,都堪称世界一流。据说,目前运行线路为300公里,正在兴建的104公里也将在不久启运,而且为方便爱好读书的莫斯科人,新建的地铁将在车厢的座位旁设置照明灯。

莫斯科的出租车,一是少,二是车况陈旧。究其原因,是地铁和公共电汽车发达和“有车族”很多。据说,乘客可搭乘出租车之外的任何车辆,只要付给相当出租车价格的卢布即可。人们似乎不认为这是“黑车”。这也算是俄罗斯特色吧。

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在俄罗斯被称之为茨冈人。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游荡,以卖艺卜卦、乞讨为生。当地导游时常提醒游客远离吉普赛人,声称一旦被纠缠则难以脱身。笔者在购物时,看见两个10岁左右的吉普赛小孩在街头乞讨,见游客驻足,他们便先表演前后空翻和倒立,然后伸手索要钱币,给了几个“钢蹦儿”就打发了,未遇麻烦。

福利社会

俄罗斯经济近几年不景气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见到的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讲究时髦,姿态优雅,谈吐不俗。市场上各类商品也十分丰富,显得日子过得悠闲自在,看不出穷的窘迫。原来俄罗斯人享有令人羡慕的社会福利。首先居民住房免费,自来水、供暖和24小时供热水都不收费。虽然现在也开始把原公有住房转给私人,但政府规定人均18平方米以下仍不收费,18平方米以上的收费也很低。其次,全民实行公费医疗,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免费,从门诊打针服药到住院用药护理吃饭一律免费。当然近年来由于开放,外国药品进入市场,所以患者用外国药则需自己掏腰包。第三,优惠的义务教育制度。学生上学一律免费,包括教科书,还可每天享有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上述三大福利制度使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即使国家在经济上遇到困难,社会始终是稳定的。

俄罗斯之行来去匆匆,所见者表象、所闻者途说、所得者皮毛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俗语,足可印证今日这个还在做强国之梦的国度。笔者以为,俄罗斯面积之大、资源之丰富、人民综合素质之高,再加上它80多年的积累,再次崛起只是个时间问题。眼下的俄罗斯经济还不景气,社会治安也不尽如人意,民族矛盾甚至冲突仍时有发生,但俄罗斯前行的步伐绝不会停止。祝友邦俄罗斯好运。(责编:增林)

猜你喜欢

莫斯科俄罗斯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俄罗斯猫展
大雪袭击莫斯科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莫斯科守护神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