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香鸟语 心旷神怡

2000-06-14北京/潘深亮袁杰

收藏 2000年11期
关键词:花鸟画

北京/潘深亮 袁杰

(二)以恽寿平为代表的没骨、写生、工笔画。

清顺治至康熙年间,恽寿平以他特有的没骨写生画法称雄花鸟画画坛,独放异彩。他初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别号白云外史等,后以字行。江苏武进(常州)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青年时曾跟伯父恽向学山水,后见王之画,自谓不及,而改学花卉。

恽寿平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徐崇嗣没骨花卉画法。他曾说:“没骨牡丹,起于徐崇嗣,数百年其法无传。余为古人重开生面,欲使后人知所崇尚也。”①但他师古而不泥,主张师其意而“去脂粉华丽之态”和“丽俗习”复还自然生态之“本色”。他注重写生,“清风桃柳,霜天梅菊助我神”,主张从自然界中吸取营养,他在题跋语中说:“曾见白阳(陈道复)、包山(陆治)写生,皆以不似为妙;余则不然,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正由于他既师古人又师造化,从而创造了色染水晕的新技法,进一步丰富了“没骨”花卉画的表现手段。形成清秀、明丽、简洁的画风,创立了“常州派”。方薰在《山静居画论》里说:“恽氏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加染笔足之,点染同用,前人未传其法,是其独创。”此可谓十分恰当之评。

恽氏传世作品极多,其代表作有《蓼汀鱼藻图》和《山水花鸟图册》等,前者绘三尾游鱼嬉戏于一泓清水之中,池中若隐若现的荇藻,随着水的流动,给人以飘动旋转之感。左侧湖石屹立,玲珑剔透,石旁小竹青翠欲滴,芦荻花黄,嫣红的蓼花低垂水边,与池水、鱼、藻相掩映。图中湖石以花青为主色调,不假勾勒,全以淡墨点染而成,竹叶、芦草、荇藻施以花青,一笔点画,只蓼叶染花青后以深色画叶筋,芦、蓼之花分别以淡赭、淡红点成,小鱼则以浓淡相兼的墨色,寥寥数笔,便极尽其态。全画笔法秀逸潇洒,墨色淡雅,构图简洁,不愧为恽氏晚年没骨画精心之作。后者选群鹅、荷花、牡丹、蝴蝶花和兰花共四开。四幅除群鹅外,均为设色没骨画。作者采用色染水晕法,敷色妍美秀丽,逸趣横生。荷花、牡丹、蝴蝶花、兰花,一瓣一叶,浓淡干湿,阴阳向背,极其分明。既力求物象的形似,又于形似之外摄取花的色、光、态、韵,从而使他笔下的花卉“向背、欹正、烘日、迎风、挹露,各尽其态,但觉清芬拂拂,生趣盎然”②。 真可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群鹅一幅亦极为生动。由于恽寿平高深的艺术造诣,在有清一代影响颇巨。承恽氏画法者还有唐荧、马元驭、张子畏、恽冰等,他们为常州派的形成、崛起做出了贡献。

活动在苏州地区的王武,字勤中,号忘庵,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卒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工花鸟,多取法陆治、周之冕。设色明丽,画风文雅、清静,秀逸天成。代表作品有《松竹白头图》,该画以朴实的构图,稳健内蕴的笔墨,刻画了松竹白头翁的生动形象。在技法上,画家很自然,协调地把没骨与勾勒,用色与用墨融合在一起,造成“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清新秀雅的新风格,故王时敏称之曰:“近代写生家多画院气,独吾勤中所作,生韵生动,应在妙品中。”

康雍之际,蒋廷锡以逸笔写生著称。他的花鸟画,有工细、粗放两种面貌。工者取法宋人,意笔师法吴门画派,得青藤、白阳遗意,并以后者为佳。评者谓其所画花鸟“风神生动,意度堂堂”,著名作品有《绿梅花册》等。邹一桂,字原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所画花卉用重粉点瓣,复以淡色笼染之;亦有设色清淡,晕染润滋者。花鸟秉承恽寿平没骨法,有工丽和洒脱之分。沈铨、字衡之,号南萍,浙江德清人。画风宗法明代院体,上溯五代黄筌,笔墨精密工致,敷色艳丽,格调高雅,代表作品有故宫藏《松鹤图》等。郎世宁,意大利传教士,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中国。他善画人物、肖像、走兽和花鸟。他用中国画工具按西画方法作画,笔下的花鸟画以造型准确、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大、立体感强等著称,传世名作有《嵩献鹰芝图》等。该图是郎氏早期为雍正帝祝寿而作,图绘一只白鹰,立于山石上,画面右边是一棵弯曲的老松,下面是急湍的流水,树石间灵芝、绿草点缀,景色迷人。作者用娴熟的西洋技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老鹰、苍松、巨石的准确形象,还特别注重它们的质地、光感效果。尤其是那棵老松,前后交错遮掩的枝叶,高低不平粗糙斑驳的树皮,质感极为鲜明,与真树无别。它与传统的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和敷色不同,但构图与题材却是地道的中国特色,画左下署有“嵩献鹰芝,雍正二年十月郎世宁”款,为郎世宁精心杰作。华,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名家,诗文、书法、人物、山水、花鸟均能,尤以花鸟画著称。由于他中晚年在扬州卖画为生,故有的学者把他归入扬州画派,实际他与“扬州八怪”并不相同。他的花鸟画,题材广泛,花卉、翎毛、草虫、走兽、水族,无不入画。他技法多样,没骨、小写意、大写意均会。其没骨受恽寿平的影响,写意继承和发展了八大山人的传统,画风清妍秀雅,评者谓南田得“逸”,新罗得“灵”,“南田后一人而已”。华的代表作品有《桃潭浴鸭图》和《秋树斗禽图》等。前者画倒垂的桃树数枝,俯仰欹斜,繁花似锦,鲜艳夺目,三三两两纤细柳条垂入清溪,一派桃红柳绿、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鸭嬉戏水中,似为明媚的春光所陶醉,颇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全画构思奇妙,色彩绮丽,笔法秀雅灵动,具有艺术魅力。后者绘枯树一枝,虬曲伸入画中,枝上藤萝缠绕,树叶落尽,说明节令已是深秋。一只黑色的鹆(qú yù)鸟停于枝上,张嘴低头俯视枝下正在相斗的两只鹆,十分有趣。全幅用笔灵活清新,枯枝、藤萝用率笔写意,翎毛用兼工带写之法,构图简练,虚实结合,上下呼应,为华氏大写意画之代表作。

(三)、海派花鸟画的崛起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辟为商埠,逐渐成为东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许多画家麇集于此。正如《寒松阁谈艺琐录》所云:“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上海一时成为文人荟萃之所。为生活计,他们不得不锐意求新,以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创造了以花鸟画为主的清新活泼的画风,被人称之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虚谷、赵之谦、任颐、吴昌硕便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所作的花卉、花鸟画、或笔墨圆浑厚重,色彩鲜艳明快;或以书法篆刻用于绘画,笔墨苍劲老辣,拙厚雄浑;或吸收西画的长处,变格出新,对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虚谷(1823~1896年),俗姓朱,名怀仁,安徽新安人,别号倦鹤,紫阳山民等,出家后名虚白,字虚谷。太平军兴起时曾任清军参将,后“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不礼佛号,惟以书画自娱”(杨逸《海上墨林》)。他善画花卉、蔬果、禽鱼、山水和人物,尤以画花果、花鸟、金鱼、松鼠等小动物著称。他作的花卉、花鸟、蔬果画,冷隽、空灵、静谧,具有鲜明的个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他笔下的梅、兰、竹、菊、水仙画,无不寄寓着高洁孤介的人格精神意义,蕴涵着传统文人画的意趣,追求萧疏清雅的意境和虚静空灵的艺术美感。但他除画“四君子”画以外,还对绘写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蔬果、扁豆、竹笋、白菜、萝卜、蒜头、西瓜、莲藕等富有田园生活气息的实物,给人以朴素、亲 切之感。此外,虚谷还以蘸满感情的笔墨,表现自然界的小动物,如跳蹲树枝的松鼠、浮游清池的金鱼、穿梭荇藻的条鱼、憩息石上的倦猫、飞翔树间的八哥白鹤等,使它们活泼、灵巧和惹人爱怜的神态跃然纸上。这些作品体现了虚谷思想中的平民意识,与前代沈周、华、八大等画家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托物言志,寄寓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艺术形象带有明显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而虚谷则淡化了这些物象的外加意涵,着重发掘自然生物本身固有的特性,对自然天趣的追求,远远超越“托物言志”的规范,这是虚谷在花鸟画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突破。虚谷的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形体组合也十分注意相互间的能动关系。虚谷笔下充满生机和野趣的花鸟画,是通过清隽冷峭的笔墨形式表现出来的。他的运笔,沉着而不飞扬,在中锋顺势的笔法中,参用干涩峭利的逆锋和侧锋,柔顺与执拗的笔致相反相成。在运墨上,以淡墨为主,同时妙用焦墨和枯笔飞白,从而收到燥润互补,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虚谷成功地将笔墨的刚与柔、顺与逆、浓与淡、干与湿等各种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拙、秀劲、明快、淡宕的独特的花鸟画笔墨形式。

清代碑学兴起之后,首先把它融入绘画的是赵之谦,他书画、篆刻,诗文皆擅,其花卉画师法“扬州八怪”中的李 和高凤翰,并上溯石涛和八大,主要继承狂放而富个性的文人画传统。他的书画题材有新的发展,一方面扩充了传统花卉画的内容,如芭蕉、荔枝、铁树等;另一方面,又把题材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瓜果之中,如地瓜、萝卜、蒜头、白菜、桃、枇杷等,使所画物象显得亲切有趣。在画法上,他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并在画中融入其治印和书写之法,诚如他在《墨松图》中所题:“以篆隶书法画松,古人多有之,兹更间以草法,意在郭熙、马远之间。”故他的花卉画,笔法遒劲有力,风格古茂沉雄。在设色上,他喜用鲜艳色彩画荷花、牡丹等,敢于突破旧文人画家崇尚淡雅的陈规,格调趋于从俗,深受大众的欢迎。赵之谦存世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图册》等,此册用笔灵活多样,工笔、写意、双勾、没骨、渴笔、泼墨兼用,虽自题仿李、周之冕、王武等各家,实具自家独特风格。他将篆、隶、魏碑等书法入画,形成凝重、古朴、沉雄的风貌。设色上善用红、绿、墨三色,并将西洋红、胭脂、花青、石青、石绿、藤黄、赭石等诸多颜色配合运用,相互映衬,绚丽多彩。

继承和发展赵之谦以碑学笔法入画的,首推吴昌硕,他擅长篆刻、诗文、书画,尤以写意花卉画著称,他的这些长处,比赵之谦更胜一筹,不愧是“金石派”艺术的一代宗师。他创立的厚重有力、真率自然、气势磅礴的新风,使轻飘、浮华、纤巧、矫揉的旧文人画相形见绌。然而,就内蕴而言,吴昌硕的花卉画艺术还是传统式的,充满了文人士大夫的书卷气和儒雅之风,只是这书卷气和儒雅之风寓于气魄与力度之中,于雄阔中见儒雅,纵放中见含蓄,刚劲中见柔美。但吴昌硕毕竟是靠卖画为生的文人,他的顾主主要是有钱的知识阶层和富商,前者倾向古典、儒雅的文人传统绘画,后者倾向通俗,有新意,开放性强的作品,因此吴昌硕的花卉画创作也着意于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他在以篆籀入画,藉画寄情的同时,也常常赋以谐俗的因素,如描绘梅、寿桃、白菜、萝卜等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题材。在敷色上,运用西洋红着色,使花卉颜色更加娇艳和明亮,以迎合市民的口味。强化花卉画的世俗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昌硕适应审美潮流的一种革新,也是海派花鸟画一大特点。

海派绘画中,对花鸟画有突出贡献的还有任伯年。他的花鸟画,清新、活泼、甜美,设色鲜艳,不仅有深邃的意境,而且充分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走进他的花鸟画世界,嫣红的山茶花盛开,鸟儿在枝间飞舞跳跃,淡雅的紫藤,艳丽的牡丹,傲雪的梅花,散发着馨香。花枝树间,母鸡带着小鸡觅食,鹅群在摇曳多姿的垂柳池中戏水,几只轻燕,飞过斜风细雨的天空;荷花池中,莲花盛开,浓妆艳裹,光彩照人,真是花香鸟语,一派生机。

任颐的花鸟画,题材大多来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物,通俗、醒目、亲切。从画风上讲,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工笔重彩花鸟画,用笔严谨,设色艳丽,富丽堂皇,学的是陈洪绶、“二任”的双勾填彩的传统;一种写意花鸟,下笔敏捷,飞动自如,充满了冲刺性的动势,用笔灵活,酣畅,深受陈道复、徐渭和“扬州八怪”的影响。前者如《残荷鸳鸯图》,画家用缜密的双勾填彩法,绘两只相依为伴的鸳鸯在荷池中戏水,有藏有露,笔法精工,设色艳而不俗,画风学陈洪绶而又有创新。后者如《风柳群燕图》,画斜风细雨中三只轻燕,不畏艰难迎风飞翔、搏击的生动情景,充满了冲刺的动势,收到了静中求动,平中求险,求新的艺术效果。图中用笔灵活甜美,空灵明快,意境幽深,以情感人,是任氏花鸟画的代表之作。在构图和敷色上,他还吸收了西画的某些长处,用“红配绿”、“白雪红梅”等反差大的颜色搭配,形成“雅俗共赏”的花鸟画新风,为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此外,海派画家中,善画花卉、花鸟而且有一定声誉的,还有20多位,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我国古代花鸟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全文完)注释:①聂崇正《清初六家及其绘画艺术》(载《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0)②《故宫文物大典》 责编亚 军

猜你喜欢

花鸟画
黄佳欢花鸟画作品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工笔花鸟画
寧靜以致遠——简评张峻民的花鸟画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老年大学写意花鸟画教学浅见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没骨花鸟画风格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