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态”评论

2000-06-04谢艳春

当代戏剧 2000年3期
关键词:背离低谷病态

谢艳春

戏剧评论来源于评论家对戏剧的直觉和对生活的体味与感悟,它的责任不单单是表达个人观点,还要为观众说话,反映理想的社会舆论,它不仅引导观众对生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还要用真知灼见发现剧作者、观众所未见。给观众以联想与回忆、启悟与思索,从而促使戏剧在演出过程中与观众的公开对话,不断修改,不断磨砺,不断完善。

然而很遗憾,近些年来我们很难看到有评论家独到发现的戏剧评论,很难看到对人生况味有独到体会的戏剧评论,看到的大多是在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和戏剧创作滞后的双重挤压下,与观众与时代不合拍的官样评论、人情评论、背离现实的评论。

官样剧评产生的原因来自得奖情结。近年来与处于低谷的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反常现象是,演不出去一场的戏可以得很多奖,奖项当然来自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得奖似乎成了戏剧生产的唯一目的,要得奖,就要吹一吹,表示官方的态度,一般人吹还不行,要动员权威人士吹,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自我表白,官员如何说,专家如何说,却没有观众如何说,这种官样加吹鼓手的剧评,无视戏剧跌入低谷的现实,无视戏剧必须通过演出表现艺术价值的现实,无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将戏剧装在计划经济的套子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兜售,一厢情愿,赔本甩卖,着实是转型期戏剧落伍在剧评方面的病态反映。

人情剧评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哥们儿”义气下的捧场行为。这种评论与人情结缘的结果,就使戏剧评论家失掉了自我,失掉了直面人生的勇气。失掉了可贵的真诚,失掉了理性的思考,失掉了公正的立场。这样产生的评论言过其实,人为拔高,妙笔渲染,文过其实是其主要特点。

背离现实的剧评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商品大潮对戏剧评论家的冲击,来自于戏剧走向市场时演出运营中的火爆炒作,在这种背景下,评论家没有站在比剧作家更高的层面上,对作品给予人生的、社会的、文学的解读与批评,而是用商业广告式的评论,鉴定式的评论,评论的结果是文尽饰美,各种“产品”光彩夺目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而观众对观代戏剧敬而远之,戏剧与观众发生了背离。

剧评对提高观众戏剧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繁荣戏剧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戏剧走出低谷的奋挣中,如何荡涤剧评的官腔、媚俗和掩耳盗铃式的污泥浊水,是戏剧走出低谷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都迈不出来,任自欺欺人的剧评之风滋生蔓延,病态发展,对戏剧的繁荣是十分有害的,对戏剧的摧残将是致命的。戏剧评论对于戏剧,本来是提高创作水平,提高观众鉴赏力,扩大营销、广占频道的手段,如果走向反面,满足于当吹鼓手,闭目塞听,欺世盗名,戏剧纵使有万种风情,又与何人诉说呢?

猜你喜欢

背离低谷病态
低谷时调整好自己,高处时坚守好本心
乐活人生
“低谷”关键在心境
劳动合同法中若干价值背离现象浅析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对传统审美理论的背离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66例病态性肥胖性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寻找背离代价很高
心理的病态
“低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