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君细读杨荣荣

2000-06-04李敬寅

当代戏剧 2000年3期
关键词:小春秦腔戏曲

李敬寅

在新千年桃花盛开的时节,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碗碗腔《借水》、《赠钗》中扮演过桃小春的著名戏曲演员杨荣荣编著的《芙蓉集》一书就要出版了,这给四面春风、八方祥云环绕下的三秦艺苑增添了一枝瑰丽的花束,我为之欣喜,为之祝贺!

杨荣荣是三秦父老喜爱的戏曲名星之一。她扮相端庄,唱腔优美,道白清晰,表演细腻,戏路宽广,以演眉户、碗碗腔见长,也演秦腔、线腔、关中道情和同州梆子。她在从艺的40多个春秋中,先后在3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演,塑造了桃小春、杜十娘、邵小利、丁桂兰、王银环、党凤英等许多不同艺术形象,在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大赛及全省艺术节等活动中多次获奖,还获得陕西省首届"金延安"秦腔大奖赛十佳演员奖,荣获陕西省电视百佳演员称号。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多次播放过她演出的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和碗碗腔《借水》等剧目,电影《屠夫状元》中的党凤英也是由她配唱的,她的这些精彩表演和唱段受到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一位戏曲评论家赞扬她是一位善于用手眼述说柔情蜜意,且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旦角演员。

我和杨荣荣相识是近十年的事。因为组织"五个一工程"精品创作,杨荣荣在眉户剧《臂塔圆舞曲》中担任主演之一,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建筑工人的妻子。这位农村妇女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城市建设,她在家中既要种田,又要照料孩子,伺候公婆,还要体谅建筑工人为赶工期长年不着家门、难以照料家务的难处。杨荣荣在这出戏里恰当地把握了人物性格,演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悲痛、忧伤和奉献精神,其他几位演员也表演得比较到位,谱写了一曲当代建设者的颂歌。因而这出戏送到北京后,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为我省争得了荣誉。

使我感触较深的还有采风活动。我省是延安革命文艺的发祥地,杨荣荣所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就是1938年在延安诞生的民众剧团,是深入生活,为群众演出的典范。近年来,我省每年在"五·二三"(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期间,都要组织作家艺术家奔赴工矿企业和农村进行采风慰问,杨荣荣连续三年都踊跃报名,在秦岭隧道工地,在金堆城钼业公司,在华山发电厂、在宝鸡车辆段、在三原东周村,杨荣荣都以认真的表演、清丽的唱腔,将《十二把镰刀》中的丁桂兰、《屠夫状元》中的党凤英、《借水》中的桃小春等演唱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而且无论人多人少,条件多么简陋,她的演唱都能"发于心,动以情,传于气,表以声,声气不断,有滋有味",并不时地赢得广大观众的热烈掌声。往往一段两段不能作罢,还要加上第三段、第四段。对此,杨荣荣都是不厌其烦,认真为大家演唱。由于长途跋涉,马不停蹄地一个工地一个工地演出,有时嗓子唱哑了,嘴皮干裂了,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只要群众喜爱,我就为大家演唱。"这和一些平时在职称评定、德艺双馨评奖中争得很厉害,而到了下乡义务演出时就躲得不见人影的人相比,杨荣荣理所当然地受到基层群众的好评和拥戴。

秦腔、眉户、碗碗腔等陕西地方戏,是秦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的不同艺术形式,它凝结着秦人的性格和品德,反映着秦人的理想和追求,蕴藏着秦人的审美情趣,它是由一代一代艺术家继承并在演出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秦人对地方戏曲名家喜爱的程度不亚于影视歌唱界的追星族,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电视"星光奖",秦腔热正在以波澜壮阔之势在三秦大地兴起,刘毓中、李正敏、任哲中、肖若兰等戏剧名家将长久不衰地活在广大群众的心中。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龙年新春,杨荣荣将她毕生演出过的戏曲唱段、心得体会及一些专家朋友的评论文章精心整理,汇集成册,无疑是一位艺术家对如火如荼的西部大开发热潮献上的一份厚礼,其中燃烧着她的全部青春和对戏曲艺术的炽爱之心。我相信,这部集子和杨荣荣的演唱一样,会受到广大戏曲观众的喜爱的。这正是:

正值三月桃花红,

西部开发鼓声隆。

眉碗曲曲动人心,

请君细读杨荣荣。

(此文系杨荣荣《芙蓉集》一书的序言)

猜你喜欢

小春秦腔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小春
传统戏曲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幸福,在我身边
父亲的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