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王军武

2000-06-04杨云峰

当代戏剧 2000年3期
关键词:秦腔大赛

杨云峰

跟军武打交道10多年了。10多年来,军武在陕西戏曲界默默劳作,少有收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为了戏”,这大概是对他少有收获的最好解释。

当然,军武的少收获仅是对个人而言。就整个陕西戏曲界来说,十余年来,在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的这个位子上,军武的足迹踏遍三秦沃土,很难说没有去过哪个剧团,甚或山村会社,自乐班社。这并不意味着走马观花或者是职业性的观瞻,而是沉下去,提上来,从中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和理论性的认识,以便能让秦腔这个古老剧种焕发生机,更好地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梨园走笔》这本集子,也是军武多年来从事具体工作的一个小结。

从1983年喊出“振兴秦腔”的口号起,到现在已经16年了。军武所从事的工作,是组织并指导院团在艺术实践上进行推广和提高。这自然就有一个团结和号召力的问题,有一个甄别并发现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当的组织能力和相当的人缘。而军武则正是凭着他的宽厚、仁爱、胸襟、气度、胆略、学识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觉吸引和感召了一大批秦腔艺术界的编剧、导演、作曲、美工、演员、编辑和理论工作者,从而把秦腔艺术从理论到实践搞的红红火火,使“振兴办”这个说官非官,说民非民的机构成为陕西戏曲界人士心目中的一块风水宝地。当然,说风水宝地是因为从这里或经过这里使许多鲜为人知的演员脱颖而出,许多剧目走向全国,许多人士出名,但并不是说这块风水宝地没有一点风雨和坎坷。军武的心很大,想干的事很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一些构想胎死腹中或中途夭折。但无论如何,军武那份振兴秦腔的宏愿是令业内人士拍节叫好的,也常使一些人士感叹不已。

人格魅力是军武事业有成的重要方面。凡是跟军武打过交道的人,不分老幼、不论贵贱,常常一面之缘,尔后便成了知心朋友。山野村夫,民间艺人,未名龙套,名流大家,在他那里一视同仁,没有等级之分,高下之别。一些受委屈的业界人士,在他那里诉衷情吐心曲,而他一般都能让来访者满意而归。军武讷言、诚厚,从不介入各院团内部的人事纠纷和派系之间的倾轧。很少能从他口中听到对某人的批评和不满,也很少能听到有人指责军武什么。无论是多么激烈的言辞争论,多么尖锐的人身攻击,军武既像一个仁慈的长者,又象一个拳术高明的宗师,憨言一笑,轻轻化解。因此,他能在秦腔界如鱼得水地游刃有余,也才能让事业蓬勃发展。

执着的追求铸就了特殊的精神力量。有人评价军武是头只知拽着轭头不回头的黄牛。这自然是赞美之辞,但却不无正确的成份。凡跟军武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不乏这样的印象:名利在他看来很淡很淡,而事业则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经军武引荐或推荐成功成名的演员很难用数字说清。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在以钱和权衡量人的地位的特殊阶段,任是谁,都不可能摆脱名利的引诱。而军武则是不惜一切,包括身家性命地在推动秦腔事业的发展。有人靠举办各种大赛赚钱,有人靠帮别人成名谋利,还有人靠名人打秋风,军武是到处化缘拉赞助帮别人成名。青年演员大赛、丑角大赛、肖若兰唱腔研讨、余巧云、郭明霞表演艺术风格研讨、《王宝钏》电视片、马友仙《窦娥冤》电视艺术片、孙存蝶专场、李小锋拜师学艺等,很难说没有赚钱的机会,但也很难有人说军武从他们身上谋到了什么。世界上有人是有了权谋钱,有人是有了钱谋权,还有人有了权和钱谋名,那是为了谋更大的钱,而军武是谋事,有了钱谋更大的事,这个事就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秦腔艺术事业。靠精神撑起一片天地,靠执着引发一种力量,这便是王军武。

军武不乏才气,也不少机会,但为他人作嫁衣裳是他奉行的准则。他曾经有过不错的创作基础,也曾经创作并上演了《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国公泪》等剧目,并获得了较好的反响。然而他毕竟是一个职业干部,使更多的人认识秦腔、热爱秦腔,让秦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他的使命。正因为如此,军武把更大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人才,扶持人才,培养新人方面。这正是军武的人格魅力所在。按说,作为一个行政官员,他完全有条件像其他处室的干部一样,一杯茶,一张报,清谈过日子。然而,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这个头衔,却使他席难安寝,食难甘味,因为责任太重大了。而这个责任也绝非他一个人所能承担,也不是几十、几百个人所能成就的,他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动心,动智,动力,到处游说、化缘,使更多的好剧目、好演员破土而出。这也就决定了他必须是个内行,不仅在创作理论、实践基础,甚至表导演理论诸方面有相当的造诣,军武达到了,这也是他艺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如何使秦腔跟上形势需要,从内容形式到传播渠道,军武都有着他的狂想;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从尖子演员、优秀教练、优秀导演、优秀剧作家、优秀作曲等相关领域,军武亦同样有他的大算盘。还是那句话,军武的心里装的是秦腔,想的是秦腔,干的还是秦腔。相信读者诸君从他朴实发烫的文字叙述中能感受到那挚热的情思,宽广的胸怀。

好几年没见军武了,电话联络,总是言难尽意,谈的是大赛,聊的是光盘,不知军武那些宏伟的构想和他心中那尊秦腔雕像,能雕刻到什么程度。也但愿天假时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秦腔不再只成为业内人士的事,而成为三秦父老的美味,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人所称道的奇葩。

猜你喜欢

秦腔大赛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飘飞的秦腔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老腔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父亲的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