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厦将倾

2024-06-13吕航

中国商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凉州叛军士兵

吕航

冀州阴谋没得逞,凉州叛乱再燎原。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一位花甲老人率军平叛得胜,途经故乡痛快酣饮,即兴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谁能为我守住大好江山?汉高祖刘邦感慨发问。三百八十多年后,汉灵帝也在问,但语气一点也不抒情,而是焦急万分——凉州又乱了。

凉州叛乱不是新鲜事。东汉中晚期以来,凉州已经爆发数次大规模叛乱,起起伏伏几十年。所幸东汉帝国祖坟喷火,同时涌现出三位特别能战斗的将军,并称“凉州三明”,总算勉强控制住局面。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凉州三明”相继离世,皇甫嵩、董卓等凉州精锐部队又调到中原讨伐黄巾乱军,凉州叛军趁势复起,攻城略地、愈演愈烈。

大厦将倾,总有英雄欲力挽狂澜。这个英雄不是平常之辈,就连汉灵帝也不敢惹。平乐观大阅兵时,汉灵帝指着旌旗招展、军容严整的数万军队, 不解地问他:“汉军如此威武势众,为何还有那么多反贼?”他没好气地说:“还不是陛下宠信之人的子弟做的‘好事!”

汉灵帝不敢正面回答,敷衍道:“我已阅兵提振士气,又赏赐财物,这样可以吧?”他直言不讳地说:“臣只听说过炫耀德政,没听过比士兵多寡。”汉灵帝只好尴尬地笑道:“说得对,你我相见恨晚,以前没有大臣像你这样说实话。”

放眼东汉帝国,狗熊脾气的汉灵帝怕过谁?说废皇后就废皇后,说骂太监就骂太监,说杀忠臣就杀忠臣,唯独面对他的挖苦,非但不生气,还得笑脸相迎。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凉州对东汉极为重要,他对凉州又极为重要。这就是刚猛忠正、无所畏惧的凉州名士盖勋。

凉州叛乱复起时,盖勋担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虽然官不大,胆子却很大,敢和凉州刺史(凉州军政“一把手”)左昌先生叫板。左昌以为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大肆贪污数千万军费。凉州各级官吏都很识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智商不够没发现。唯有盖勋气不过,屡次找到左昌,言辞激烈地要求他全部退赃。

理亏词穷的左昌先生,随即萌生借刀杀人的邪恶念头,下令盖勋驻守汉阳郡阿阳县,直面凉州叛军主力。左昌以为盖勋兵微将寡,必定城破身亡,不料盖勋通过数次英勇作战,愣是守住了县城。当然,由于盖氏家族显耀西凉百余年,一直厚待各族百姓,深得人心,不排除凉州叛军不忍痛下狠手。

凉州叛军离开汉阳郡,转而攻打金城郡。盖勋预料金城郡不能久持,赶紧请求左昌派兵救援。左昌正忙着继续贪污军费,哪有工夫顾及什么唇亡齿寒?结果金城郡失守不说,军事才能卓越的朝廷官员——凉州从事韩遂等人——也率部加入叛军,局面开始失控。

报应很快来了!韩遂率领叛军包围了汉阳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左昌先生办公地点)。左昌没有御敌良策,脸皮倒有城墙厚,居然厚颜无耻地向盖勋求救。盖勋不计前嫌,急忙带领援军赶来,并把韩遂等人约到阵前,完全不顾敌众我寡,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责问他为什么背叛朝廷?

韩遂等人应该受过盖氏家族厚恩,挨骂也不敢还嘴,只能低三下四辩解道:“左昌要是早些听从您的建议,派兵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了。”韩遂等人边说边叹气,立刻解除了对冀县的包围。

不久,汉军某部又被凉州叛军包围。盖勋再次奉命救援,途中不幸遭遇伏击,士兵伤亡惨重,仅剩百余人。盖勋也身负三处创伤,但依旧力战不退,组织士兵摆成鱼丽阵,做殊死抗争。眼见就要全军覆没,盖勋指着不远处的路标,视死如归地大喊道:“我战死后,埋在这儿吧!”

带队打伏击的叛军首领,深受盖氏家族厚待,见恩公誓死不逃,急得顾不上敌我立场,赶忙跳出来拦住叛军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若杀死他,会遭天谴!”盖勋确实不是常人,人家救他,不谢也就罢了,还破口大骂:“死反贼!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

“众相视而惊”—— 叛军士兵被盖勋的决意求死,吓得惊惧没了主意。好在领导就是领导,叛军首领没有慌张,二话不说、翻身下马,恳请盖勋骑乘。盖勋肯定不会骑叛军的马,估计又是一通声色俱厉的怒骂。迫不得已,叛军士兵只好把盖勋象征性绑起来,一路好吃好喝地护送回汉阳郡。

败仗打得如此风光霸气,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火速提拔盖勋担任汉阳郡太守。干了一段时间,盖勋说要辞职回家,以便疗养身心。这哪儿行啊!汉灵帝赶忙下诏,把盖勋请到洛阳任职。汉灵帝很聪明,知道十几万凉州叛军大半是盖勋的拥趸,万一哪天洛阳被叛军包围,只要盖勋破口大骂就能解围,这绝对是“镇国神器”。

可惜盖勋只有一个,没有盖勋的凉州,要凉了!中平四年(187年),韩遂拥兵十余万向东汉皇家祖坟方向进犯。正是关键要劲儿时,凉州汉军发生哗变,诸多将领精神抖擞地加入叛军,凉州局势自此完全失控。人多势众、气焰滔天的叛军乘势追击,直扑汉军的凉州大本营——汉阳郡冀县。

大厦将倾,总有英雄要青史留名。只剩些老弱新兵的汉阳郡冀县,守是守不住了。既然守不住,那就死守吧——平定黄巾叛乱立下大功,却遭奸佞宦官排挤,来到凉州担任汉阳郡太守的傅燮,抱定成仁的决心。

其实,生的希望就在眼前。凉州叛军有数千匈奴骑兵,曾经受到傅燮的善待,不忍发起进攻。于是,军事战争史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围城叛军给被围将领磕头。几千匈奴骑兵齐刷刷地跪在城外,声泪俱下地恳求孤军无 援的傅燮放弃抵抗,并承诺护送其回到家乡。

傅燮俯视着跪在城下的几千血性汉子,感慨万分!这些懂得感恩的骑士,为什么成为叛军,凉州战局又怎到如今地步?!傅燮儿子劝道:“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我们与叛军兵力悬殊、无法抵挡,不如返回家乡征募勇士,再考虑拯救天下吧。”傅燮挥手打断,慨然长叹:“乱世更需要浩然正气,平时拿国家俸禄,遇到战乱怎能逃跑投降?我既然守卫这片疆土,一定与此地共存亡。”

为臣尽忠,死又何妨。开城门,迎战!最后时刻,傅燮不再坚守城池, 率领士兵出城列阵,与含着泪的匈奴骑兵厮杀在一起,终于得偿所愿,尽忠报国,战死沙场。

得知英勇阵亡,历来没心没肺的汉灵帝都哀痛不已,下诏追封傅燮为“壮节侯”。

从此,曾经“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大汉帝国,一去不复返。

本文节选于《青梅煮酒:三国群星闪耀时》

猜你喜欢

凉州叛军士兵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最爱凉州面皮子
士兵独白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中 计
敦煌P.3619卷一首有关凉州瑞像诗歌的考释
古代士兵黥面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