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助力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06-13梁锦云

中国商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劳资人力电力企业

梁锦云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技术含量高 电力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电力系统运行、电力设备检修等专门领域的专业能力,员工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

作业环境恶劣 电力生产的一线岗位,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等,需要长期在野外和高空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极大,这对作业人员的身心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员流动性强 年龄结构失衡 电力系统的调峰运行和24小时不间断服务要求,使得电力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制度也较为特殊,加之近年来行业改革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人员流失问题突出,年龄结构不合理。

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

人力资源素质风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电力生产运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企业亟须大量掌握智能电网、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电力企业的人才储备仍以传统技能为主,与行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以国家电网为例,该公司正大力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计划到2025年实现“源网荷储”,这就对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精通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该公司现有员工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对新兴领域的认知和驾驭能力有限,这无疑将给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一定的人力资源瓶颈。类似的情况在众多电力企业中都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力行业目前仍面临约30万名高级电力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如果不能及时补足人才储备,必将制约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转型发展进程。

人才流失风险 近年来,电力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已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以及高素质人才受其他行业的挖角和高薪诱惑。以某火电集团旗下的部分发电企业为例,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用电需求增长乏力、发电企业效益下滑,未来发展遇到诸多不确定性。这使得不少职工对从事传统发电行业失去信心,加之收入待遇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优秀年轻人才往往具有高学历、高能力、高期望,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高薪诱惑,增加了离职的可能性。

劳资矛盾风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一些地方电网企业进行了改制重组,存在部分职工利益受到一定影响的情况。同时,传统的计件分配和年功序列薪酬分配方式也已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职工内部矛盾凸显,潜在的劳资风险不容忽视。以国网某省公司为例,该公司近年来对下属部分供电公司进行了改制重组。对于改制分流的职工,公司虽然采取了留本补助、安置分流等举措,但由于涉及工资福利重新核定,以及岗位变动等因素,仍然引发部分职工的不满情绪。 再如,国网某市公司存在劳资沟通不畅的问题。该公司长期沿用以往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对于部分业务骨干和年轻员工来说,工资收入往往远低于实际贡献度。

人力成本上升风险 随着近年来工资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保险费用的增加等因素,电力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不断加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盲目扩大招工规模,将进一步加剧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压力;相反,如果人力投入严重不足,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成本支出,实现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国网某省公司为例,该公司2022年职工工资总额就较上年同期增长8.2%,职工社保支出增长11.7%,人工成本支出高达127.5亿元,占当年运营成本的28%左右。由此可见,人工成本的攀升已成为影响该公司利润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优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建议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加大内部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定期安排专业课程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委托培养等方式,为企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完善薪酬福利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用好绩效工资这个“紧箍咒”,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应完善职工福利待遇,保障好职工的各项权益,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一是要切实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倾听职工心声。二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包容、关爱、互助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对于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要本着对等、合理、合法的原则妥善处理,构建互利共赢的劳资新型关系。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实现人力资本高效利用 一是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优化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防止人浮于事。二是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全面掌握各类人才的数量、素质、分布等情况。三是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和人员特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益。

总之,人力资源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最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的风险领域,在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下,电力企业要切实增强人力资源风险意识,注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注重劳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推动人力资源向战略性资源转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劳资人力电力企业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完善策略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