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加大审计工作须跟上

2024-06-13尉冬俊

中国商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规范性债券准则

尉冬俊

专项债券是用于支持特定项目发展的融资工具,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加大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以满足各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专项债券使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专项债券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关注和加强的环节,其中审计环节尤为重要,专项债券的审计是确保专项债券使用情况合规、透明和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用”“管”环节,加强专项债券审计,对于专项债券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专项债券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专项债券审计是保证专项债券合法合规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如下:一是审计程序标准不统一。审计程序标准是进行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对于保障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审计机构、地区之间对于专项债券审计的理解、认知和应用存在差异,导致审计程序标准的相对不统一。审计程序标准不统一会导致审计对象内部细节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影响审计的全面性和一致性,降低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二是审计范围限制。专项债券审计常常关注项目的财务状况,缺乏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评估,导致审计结果仅仅是对资金使用情况的一种表面性检查,未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等全面评估,无法保证专项债券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缺少追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跟踪审计策略,明确跟踪审计的范围、目标、方法和规范,然而,由于缺乏相关制度和规定,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明确的跟踪审计策略,导致跟踪审计工作无法开展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加强专项债券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统一审计规范与标准 提高专项债券审计规范性 审计准则与规范的统一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建立统一的专项债券审计准则和规范,可为审计工作提供明确的程序和要求,有助于保证审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首先,专项债券审计准则和规范可基于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进行制定,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和专项债券的特点,确保审计方法和技术在实践中得到科学有效的运用,以提高审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其次,统一审计准则和规范应当涵盖全面的审计程序和要求,从立项阶段到审计结果报告阶段,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漏洞和纰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统一的专项债券审计准则和规范可确保审计工作具备规范性,以明确规定审计程序和要求,避免主观偏差问题存在,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规范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建立统一的专项债券审计准则和规范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可信赖的信息,促进专项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严格项目选取及审查 严控资金使用 专项债券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项目选择、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审计,确保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防止出现浪费、滥用、腐败等问题。在专项债券的“用”环节,必须加强投资项目的选取与审查,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范围和项目的合规性。

一是建立严格的项目申报和筛选机制,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各项目进行申报和筛选,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二是强化项目审查和尽职调查,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全面审查和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背景、规模、预期效益、风险评估等方面。同时,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评估。三是严格控制资金及专项债券的使用范围,确保资金只用于规定的项目建设和相关支出,禁止将资金挪作他用,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资金被滥用、浪费。四是加强项目合规性审查,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特别关注项目的环保、土地使用、招投标等方面的合规性,预防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有效加强专项债券在项目选取与审查环节的管理,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和项目的合规性,进一步促进专项债券项目的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专项债券跟踪审计 确保各环节的规范性 跟踪审计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审计过的专项债券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专项债券的“管”环节,需加强跟踪审计,确保发行、实施、运营环节的规范性。

在发行阶段,主要采取执行分析性审计。一是项目投资情况。从项目类型、项目内容、投资情况等维度,看审计项目是否具备专项债券的使用条件。二是项目测算情况。依照债券发行前收支预测,测算项目期间的资金情况,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初步评估。三是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单位。审计分析发行专项债券运营主体的财务情况,对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做初步分析审计。

在实施阶段,重点跟踪审计项目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应开工而未开工、应完工而未完工的情况,全面了解项目延误原因;在项目竣工阶段,重点跟踪审计建设成果和合同的一致性、竣工结算的真实性、项目建设效益等内容。

在运营阶段,将跟踪审计的重点放在运营主体的财务状况方面,根据财务报表了解资产负债、收支等现状,估测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根据项目在运营阶段的盈余资金制订审计计划,进一步提高专项债券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保证债券资金合法合规。

综上所述,专项债券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可用于支持特定项目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专项债券的规模较大、使用范围较广,存在滥用和不合规使用的风险,在“用”“管”环节加强专项债券审计,可以更好地监督和管理使用环节,确保专项债券项目合规建设运营,提高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猜你喜欢

规范性债券准则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