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融入背景下高校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4-06-12黄惠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大学生

■黄惠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十四五”特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行动规划》中确定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普及的目标要求,在修订的《一般高等院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残障高等教育单考单招措施,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实现融合教育特点[1]。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做好残疾人工作给予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批示,促进了残疾人中高等融合教育,完善了高校的无障碍教学和专业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政策,放开了残疾人从事技术教育等职业入岗的门槛,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全省通用手语和全省通用盲文,确保视障和听障人士更加方便接受优质教育,平等而全面的社会生活[2],也进一步明确了新阶段残疾人事业工作的价值理念、层次功能、发展导向、重点工作和任务内容。

残障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由于残障大学生生理特殊性,导致其在身体、家庭、职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融入问题。笔者通过梳理社会融入背景下残疾人适应现状的文献发现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接纳程度,通过探索高校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课设设置现状,从中发现,残障大学生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探索在社会融入背景下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融入背景下残疾人适应现状

(一)基于社会融入的理解视角

社会融入问题被不少学者所关注,对于社会融入的理解出现很多不同的看法,陈成文、孙嘉悦[3]的研究中认为,人对社会的排斥往往来自外界,但融入的内涵却比较广泛,既包括外部由外到内的参与,又包括由内到外对社会的认同感、参与度等,是自身与社会双方共同互动的产物,故而其理论对社会融入的界定并不全面。熊欢等[4]在《城乡居民对残疾人的接纳态度现状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研究报告中提出,与残疾有过接触或者经常联系的城乡居民对残疾的接受程度显著高于没有联系或者极少接触的城乡居民,重庆市城乡居民在情感和行为取向上残疾表现出较为主动的接纳姿态。国外Burricht 的学者认为,社会歧视是指人生活或者定居于一种社会,但他(她)并没有参与到这个社会居民的正常活动中,因此,这个人就是被社会歧视的,社会人员在日常生活、事业、社交互动方面的参与不足或者不积极也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歧视的存在[5]。一方面,Crawford[6]认为社会融入主要是个体或群体在他们的生活区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关爱和尊重;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这个个体或群体,无论身处何处,他们都能在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区、社交圈中建立互帮互助、欣赏、互相信任和尊重的社会关系。

(二)基于残障大学生社会融入发展方面

西奥尔(Scior)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英国的社会对智障人士的接纳程度明显高于中国香港,而香港的接纳程度则相对较低,但仍有少数民众表达出了强烈的支持,他们认为残疾人士可以通过社会融合来获得更多的关爱[3]。研究表明,在欧洲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和英格兰,教师和家长都会积极地接纳残疾学生。

陈凯雯[7]指出,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和无障碍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减少残疾人的孤独感,并且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高圆圆等[8]的研究表明,由于福利企业的发展水平较低以及缺少多样的服务,使得残疾人无法从孤独的环境里获得充分的支持,从而无法真正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许军等[9]国内学者在研究残疾人就业时发现,目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挑战包括职位要求较高,但待遇却不尽如人意;职位之间的差距明显;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缺乏良好的实践机会,使得残疾人无法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孙晶华,陈晓军[9]指出,由于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他们主要依赖高校的推荐和企业的联合培训,而且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渠道,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尽管许多单位都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但由于招聘名额有限,入职要求比较严格,许多处于中等教育水平的残疾人很可能会被淘汰。此外,许多残疾人在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技能较低,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而且报酬也相对较低。残疾人士通常被认为缺乏劳动能力,因此他们的工资和加班费通常被拖欠。当企业面临经营风险时,残疾人士会成为首选裁员对象。

(三)基于残疾人职业规划相关法规方面

黄惠娟等的研究表明,尽管目前尚无特别的为残疾人的求职制订的完善的政策,但这些的呼吁和要求仍然具备重要的意义,它们为残疾人的求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2007 年,《中国残疾人求职管理条例》和2008 年“按百分比安置中国残疾人求职政策”被正式纳入《中国残奥会权益保护管理条例》,从而大大增加了中国残疾人的就业机会。然而,当前中国在残疾人求职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制度缺失,而其所起的社会保护作用也不尽如意。《残疾人就业管理条例》强调,企业必须依据残障的能力特征,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并且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率不能少于本企业在职职工人数的1.5%,以确保残障人员能够获得充分的机会。不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律法规可能会有不同的比率,但这些比率的确切值仍然是未知的,这可能会削弱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10]。

综上,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融入和发展大学生的实际技能,而中国的学者也积极地探索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其中一些研究重点关注于社会的认可程度和残障人的就业机遇,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停留在表象层次,而没有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本文将在校的残障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社会融入为背景,研究探索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2023 年,我国应届高校残疾学生达到2.9 万人,国内多数院校针对残疾学生实施技能训练的学科类型也逐步增多,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校所接受的残障大学生,一般包括听觉、视野、肢残和轻微的精神残疾等困难形式,并大致涵盖了文化学、工学、管理学、高等教育以及经济学等诸多方面的专门领域。方仪等研究者在其研究成果中对中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项建设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学生对目前教学情况的了解看,部分学生认为高职教育与自己的兴趣关联性比较小,另一些学生则认为与自己的兴趣关联性一般。大部分人认为,学校高职教育已与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方向已严重脱钩。

国内高校为听障学生开设的专业规模较大,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中专)课程名录》涵盖了十九个学科大类,听障专业学生的就读学科大致划分在中国文化传统美术、电子、农林牧渔、信息传递、设备生产、教学与运动、食品药品生产及食品、医药卫生、旅游、财经贸易和轻工纺织等十一个学科大类,体现较多的专业如视觉效果设计、计算机技术、服饰及服装设计、特殊教育、公共服务控制、教育技术学、音乐学(舞蹈演出聋人方向)、美术、工商管理专业、动画、电子信息工程、企业自动化、工程造价、财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和电子商务等专业[11]。

由于视力障碍学生在听觉、触觉、嗅觉上较为灵敏,所以不少学校针对视障学生的课程设计以接触性好、应用性高、嗓音灵敏的课程为主,包括现代医学(扎针推拿方式)、音乐学、针灸推拿学、应用心理学(融合教育)、康复护理学(低视力)以及音乐艺术等课程。

据调查表明,南京某高等学校自2017 年起,已经开始接收轻度高等教育或残障学生(硕士),使学生以混合高等教育的方式就读于教育技术学(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等学科专业,轻度精神残疾学生在被招入校后,必须与普通院校学生一起上课或就读。

由此得知,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针对的残障大学生在专业定位、目标选择、课程选取、课题选择方面,均与一般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很大区别。

三、社会融入背景下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残障大学生对社会融入的认知不足

身心因素对残障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因为生理障碍而造成个性孤独、敏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类残疾大学生由于个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挫折较多,易形成自卑、敏感等负面心态,也因此对社会环境较易产生偏激意识和负面价值观;社会认知特点表现为,残障大学生会觉得自身较其他残疾人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造成了过于自信、与社会信息不对等的心理状况,使得其在融入社会时对未来职业选择形成过高期望值,从而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心态问题。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于残障大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残障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社会实践技巧以及心理态度问题,通过解决各种社会融入的阻力和障碍,使之可以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从而更好地实现理想生活。

(二)高校残障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第一,学校社会实践项目培养不足。社会实践项目对于残疾大学生实践精神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是不少学校对于残疾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有的高校教师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由于实践指导方面缺乏经验,社会实践指导未能体现较好的效果;残障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实践中的活动态度上也不够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也不够明确,自以为是高校要求的项目考核任务,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与正面推动残疾大学生在融入社会中的功能表现得不足。

第二,社会实践方式形式单调成效并不突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不少残障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能力与自己所学的职业技能不一致,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故更多采用学习实践、专业见习、就业实践、创新创业培训等方式开展。部分残障大学生则以参观学校为主,但社区实践的方式相对还是较为单调。

(三)残障大学生社会融入适应性较弱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士被允许参加高等院校的招聘,这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强的社交技巧,并且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人沟通。然而,由于身体的不完整性以及受到的社会歧视,这些残疾人士的就业前景仍然不容乐观。由于残疾的大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交流,他们的个人风格更具有独立性,而他们的职场适应能力也更好;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所提升,他们可以胜任更复杂的任务,而他们的工作方式也更具多样化;此外,他们也更有可能克服困境,提升抗挫能力,并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心理引导,提高残障大学生社会融入积极性

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指导,系统地提高其对社会融入、职业抉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自强意志,也有助于残疾大学生建立正常的社会认同观念。充分发挥校园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带动残障新生加入学校社团活动课,构建人与人的信任联系,培育其群体合作精神与意识,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途径接受社会的理念与知识,提高其社会融入的正向意识,并帮助他们克服在人际关系中的自卑心理。

(二)深化课程设置,提升残障大学生校内实践能力

残障大学生融入社会工作的根本条件在于其掌握职业技能上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强调突出专业的实践性与可持续性,将社会实践和动手技能贯穿在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培养残疾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情感,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职业技能上的可持续性[12]。此外,充分发挥技能考核的功能,指导残障大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证书。积极尝试产教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教育、模块化教学,积极推进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学生实际的技能需求,进一步改革学校课程和教材,开设适应残障大学生技能特点的选修课,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三)丰富实践途径,优化残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

建立校内外实习平台,是将理论知识和学生实践技能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围绕残障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点,学校着力突出学生在校阶段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同时发挥校内外实践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实习平台,逐步提升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和能力。积极突出校内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积极选择企业、公司等较优秀的社会组织作为残疾大学生见习、实训场所,与对口企业合作建立见习实训场所,并通过与公司达成签订的培训合同,优化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完善教师能力配置,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引导他们更多参加科技就业类、职业技术类项目,总结其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验,主动开辟残障毕业生社会实践的渠道,扩大实习领域,与学校企业协作,引导他们走进企业真切地体验社会融入环境,提高企业实际素质水平[3]。

五、结语

帮助残障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第一步是融入大学生活,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为残障大学生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深化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搭建残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促进在学残障大学生接收多元化的能力锻炼与素质发展,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实践能力、完善的社会认知,为残障大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