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2024-06-08于亚楠宋艳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技能

于亚楠,宋艳丽

(1.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研究院,山东泰安 271000;2 泰山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应用型高校师范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基地,其教学体系的完善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2]。

1 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现状

当前,大多数高校理论教学教师多而实践教学教师短缺,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实践教学被边缘化,其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实践教学师资中拥有丰富教学经验且理论深厚的专业教师相对不足,这常常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脱节[3]。近年来,许多教师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然他们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但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严重不足,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会遇到许多困难[4]。在一些高校,实践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与理论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连贯性不强。此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也未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参与[5]。

2 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难题

2.1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和质量低下

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实践教学场所和设备不足。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尽管理论教学资源相对充足,但实践教学的场所和设备往往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尤其在高级实验设备、专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短缺[6]。其次,实践教学素材和案例不足。教学素材和案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高质量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往往无法及时、充分地获取。实践教学资源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资源的实用性不强和更新速度慢[7]。一方面,虽然某些教学资源在数量上可能较为充足,但其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实践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完善却往往比较滞后。

2.2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

在构建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8]。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学生在实践中却难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难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教学设计存在不足,如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或者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不匹配等[9]。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理论的引导,导致实践活动盲目和片面。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教学的指导与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如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的成果,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应用[10]。

2.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多以结果评价为主,即侧重考查学生实践教学的最终成果。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重要环节,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效[11]。此外,结果评价往往强调定量评估,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元素的考查,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同时,现行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权重较低。而且,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单一,也难以适应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此外,评价反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难以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12]。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3.1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强调实践教学活动应以其对学生实际技能提升的贡献为导向。一方面,教学内容应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13]。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操作,都应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技能为出发点。教师应以实际工作需求为依据,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也应注重实用性。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应积极引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项目驱动等实用性强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4]。此外,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对实用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主要衡量标准。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测试,更应注重对实际技能的考查,如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整体性和内在联系,倡导教学活动应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都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首先,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包括实践技能、操作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其次,教学方法的系统性。教师应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实习、模拟等方法,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再次,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过程应实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进行,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最后,教学评价的系统性。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一个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

3.3 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强调教学活动需要适应教育环境、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的变化,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允许根据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更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应有所侧重,并且灵活变通。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有灵活性,以适应各种教学情境和学生差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包括但不限于讲授、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各种教学方法。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适时进行指导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后,在教学评价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也应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

4 构建应用型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4.1 扩大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质量

首先,高校应加大投入,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例如,提升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规模,尤其是那些能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基地,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职业实践。同时,应注重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需求。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素材和案例的开发和整合。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获取和开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和学生共享、利用和改进实践教学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更新速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使实践教学资源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和实时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完善,例如,通过教师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创新项目等,及时更新实践教学资源。最后,优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高校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2 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实施“沙漏”教学模式。初始阶段,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逐渐深入专业知识,形成为一体的知识结构。中间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最后阶段,再次回归理论,但此时的理论学习更为深入,更加聚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其次,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有目标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把握项目全局,理解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种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程度。最后,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进行紧密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联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引入企业、研究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4.3 优化评价体系,过程与结果并重

首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包括项目成果、报告或论文、师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多角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激发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自主学习和评价的能力。其次,注重过程评价。如参与度、课堂表现、课堂互动等都可作为过程评价的重要指标。过程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最后,实施结果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运用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测试、实践技能的考察、项目成果的评价等,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技能
高级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