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谣言为什么顽固存在?

2024-06-06肖瑶

南风窗 2024年12期
关键词:失踪案教会教案

肖瑶

谣言分为几类,其中生命力最旺盛的一类就像病毒,往往靠寄生依附于故事而存活。

一套固定的叙事体系、一种熟悉的行为范式,都可能与多数人的普遍生活经验产生联系。当一个模糊的传闻缺乏细节,却又由于各种原因,听众并不能且知道自己永不能获知具体细节,想象便填充了从信息接收到挖掘真相之间的空隙。在这当中,那些越是与普通人日常生活最贴近的情景,越是容易成为谣言的温床,比如婚姻恋爱、日常公共设施与政策。

谣言发挥效用,有时倚赖的是事物的重要程度,而非真相的重要程度。疫情期间,戴口罩到底会不会得肺结节、吃药究竟是否有顺序,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与此时此刻的生活联系密切,紧绷的状态下,构建完整认知的顺序链可能被动摇。

谣言往往同时钻“认知”与“认识”的空子。认知是可以被长期塑造的,包括必要的、经专业标准验证过的常识。比如推送里的致癌物其实并不致癌、熏醋并不能杀死病毒。

但认知也极可能建立在经验与印象之上。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里说:“认知的变化过程(包括對谣言的人为加工)和情感的激化过程(包括对谣言的兴趣因素)都是混杂在一起的”,而后者的变化往往难以为理性察觉。

认识,则是针对具体的事件与细节产生的信息量把握。认识需要可靠的信息来源,扎实的逻辑推理。谣言发生的时候,有一句常常被用来当挡箭牌的障眼法,叫“并非空穴来风”,一语带过从核认事实到判断之间的模糊地带。

谣言与“阴谋论”不同,从接受者的心理体量来说,后者更沉重,因而叫人下意识更为严谨。而前者,由于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隐秘联系。因此,谣言常常依附于那些与世俗生活有关的琐事,比如家庭情感、生活小窍门等等。

不过,家庭群里转发的那种常识类谣言,是可以通过既成信息的补全和传播来逐个击破的认知。但永远存在一种谣言,是无法通过既有科学信息攻破的,而是需要靠信息权威者提供武器,替人们拓开真知的前路。

1750年5月,法国巴黎出现了大面积儿童失踪案。民间出现传言,称儿童失踪案实乃政府所为,因为国王路易十五需要沐浴儿童的鲜血来治疗麻风病。甚至有流言说,因北美殖民地密西西比缺少劳力,需要抓捕孩子到那里去劳动。连高等法院的秘密报告中也采信了此种说法。

这样看来,除了道德审判中的弱势者,权力上的强势方,也容易成为谣言的主角。

百余年后,远在东亚大地上的晚清,也出现了由儿童失踪案引发的谣言。

鸦片战争后,国门打开,基督教广泛传入中国,许多教会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不可避免地与本土文化产生了冲突。当时,一些民间群体就与地方天主教会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甚至演化为暴力事件,历史有记载的如古田教案、巨野教案等等。其中,发生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就是多起儿童绑架事件衍生的传言引发的:民间认为,是教会绑架了儿童,甚至出现教会以儿童作为药材制作药品的惊悚版本。

是偏见印证了谣言,还是谣言的堆砌催化了偏见,这是一个流动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谣言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情景,它们也一次次证明,作为一种模糊信念的谣言,多数时候都是社会性的。

猜你喜欢

失踪案教会教案
小鸟失踪案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立定跳远》教案
拖鞋失踪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并非失踪案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