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高年级“书写提示”教学

2024-06-03郑惠娜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楷书书写

文|郑惠娜

统编教材在语文园地设置“书写提示”板块,小学阶段共安排了28 次。不同年级的“书写提示”内容不同,但整体呈螺旋上升之势,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拓展关于书法的眼界和认识,感受书写之美,培育文化自信。高年级“书写提示”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写整幅古诗或短文作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些尴尬:“书写提示”内容笼统,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认知结构,师生教与学心中无底;与单元主题、要素无联系,易被忽略;学习过程中存在教、学、评分离的问题。

本文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进行“书写提示”学习,有机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评价行为,解决当下“书写提示”教无细标、学无抓手、评无具向的教学困境,追求教、学、评三者的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书写素养,培育文化自信。

一、厘清教学要义,把握逻辑起点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是有清晰的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教师应在一开始时就明确指出学习的最终结果,即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该知道什么、掌握什么、能做什么,以及程度如何。因此,准确把握每个“书写提示”的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小学高年段写字学习的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什么样的书写才算是美观?课标没有具体阐述。“书写提示”展示不同格式排版的古诗、信件等硬笔书写作品,虽知规范的书写是有标准的,但具体标准是什么,教学参考书也没细说。教材上的“欣赏导语”中提到“居中写,注意对齐”等一些要点,但“书写提示”导语里面出现的一个个精准要点“注意细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提高书写水平……”较为笼统,还需深度解读。研读教材,笔者进一步明晰了高年级“书写提示”教学内容。

以六上“书写提示一”为例,笔者从“书写知识”“书写欣赏”“书写实作”三个层面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明确设定,针对教学目标中提及的“感受书写美观”这一子目标,也进一步细化。

六上“书写提示一”内容梳理表

教师在教学时对四个具体目标了然于胸,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之间匹配程度高,正如顾泠沅先生所说:“教师当是明白之人,教师的责任是使人明白。”

二、立足学情视角,践行“教—学—评”一致

高年段的书写教学在帮助学生扎实、灵活地掌握书写这个重要工具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次“书写提示二”结构相同,分别介绍了四位楷书名家的姓名、朝代、身份、书法特点以及代表作,附有书法家的代表作图片,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这个板块的教学常规是学生读一读“书写提示”中的导语,圈一圈关键词,看一看名家代表作,说一说感受。教学过程中的“评”相对粗糙与随意。通过问卷,笔者调查了解到学生的不会处:我不太明白距己年代遥远的节选字帖到底在讲什么。学生的需求点:我要用什么办法发现这黑乎乎的字帖之美?问题解决也就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学生能欣赏书法之美。

(一)确定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笔者梳理了“书写提示二”的教学目标,如右上表。

以六下“书写提示二”为例,学习目标分条表述为以下四点:

1.了解楷书名家赵孟頫,及其代表书法作品《三门记》的由来及文本内涵。

2.通过欣赏代表作《三门记》局部,了解赵体具体的运笔特征和结构特点,从整体布局、字形结构、用笔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感受其字体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感受楷书之美。

3.了解书法家赵孟頫的优良品质,走进楷书赵体的书法文化。

4.联系自身书写经验,尝试临摹练习,积极参与书法实践活动。

(二)设计评价任务

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要设计检测项目,即设计评价任务。设计的评价任务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任务相对应。以六下“书写提示二”为例设计评价任务。

(三)设计教学活动

确定了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活动,采用与其相匹配的方法,我们执行评价任务,具体展开教学。

通过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逐步读懂“书写提示”的内容,学习欣赏教科书中呈现的碑帖,看不懂碑帖内容的困难不复存在,赏碑帖好似看“天书”一般的难题也解决了,实现教学目标:发现楷书赵体这种字体的独特美,提升学生书法艺术审美及鉴赏能力。

三、依据素养,建构多元评价,创新局

高质量完成任务来源于目标定位清晰,教学活动任务安排具体,还有评价合适、多元。在评价全程跟进中,要注意依据不同情况,选择多样的、动态的评价,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打开书写提示教学提升写字素养、拓展关于书法的认识、提高书法欣赏水平的新格局。

(一)有评有判促进步

在围绕某一学习目标学习之后即针对目标适时、适当评价,以获取学生的达标信息从而调节教学。例如学习书写竖式古诗作品,发现学生出现格式不规范、汉字间架松散、行款不够整齐等问题。我们以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为切入口,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考量学生“这一时段”的书写水平。

运用范例(见下图),引导学生观察;结合表现性评价,客观指出优劣,引导努力方向,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注重激励学生,激发积极性,在评学中明白本阶段程度,以期自我完善。实践证明,每次评价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自己的书写状况。

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在一次次反思、练习中,不断地调整,逐渐明白:书写美观要做到行款整齐、落款合适。具体表现在1.书写时每行字上下对齐,重心在一条垂线上。2.行距合宜,字与字间距紧凑。3.落款要考虑整体版面。以活动为契机,对学生的表现结果给予指导或鼓励,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滋养身心,在培养书写兴趣的同时提升鉴赏力和表现力。如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评价才能有效融合。

(二)有评有效促成长

面对书写审美学习的评价,笔者曾是迷茫的,如何考查书写审美能力,心中无底。“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教、学、评良好互动,评价不再游离于教学之外,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与学习过程良性互动,评价显成效。

我们从书写知识、书写欣赏、书写实作这几个维度分别设置纸笔测试、情景模拟活动、实践拓展,“展、评、学”一体,使评价可视化。例如学习了“书写提示二”,学生对颜真卿这位书法家是否有一定的了解,能否认出颜体楷书,对经典书法作品《颜勤礼碑》是否有了解,开展了形成性评价。设计了“书法大通关”活动,考查学生书写提示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习惯和技能。例如在语文学业中加入书写知识题目,通过纸笔测试学生对“书写提示”内容中提及的书法常识是否了解。

通过表现性评价了解学生读帖的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开放、综合的评价空间。比如选用与书法有关的文本命制阅读分享题——我谈“颜筋柳骨”典故背后的故事;比如结合班级布置或义卖活动,进行书香润泽书法作品征集;比如开展书法人物分享会“18 个颜真卿,你最喜欢哪一个?”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书写活动中完成测试,这不仅仅是一场评价活动,更是一次阶段性的学习加油站。评价勾连日常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将文本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相链接,多元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

猜你喜欢

教—学—评楷书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楷书的笔势
楷书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书写春天的“草”
硬笔楷书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