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索

2024-05-23韶关市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吴燕秋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实训微课

文/韶关市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 吴燕秋

学前儿童保健是中等职业学校保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着重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儿童保育保健知识,掌握保育教育技能。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中,既有理论内容又有实际操作。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较短,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较难达到掌握大量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目标。利用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中职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可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繁杂,忽视知识实用性

学前幼儿保健课内容较多,包括幼儿的生理特征、心理卫生、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卫生、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相关的教材在设计上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各版本着重不同,容易忽略其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专业性的特点,产生实际教学时间不够用,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能够结合相关实际的情况。

(二)实训设备不足,缺乏实操

幼儿保育专业为近年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补的新专业。一些学校的设施设备比较老旧,存在缺少保育实训室与保育实训设备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操作,如幼儿保育专业的相关消毒用具、幼儿紧急事故处理的医疗设备,这就导致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很难保证正常的教学需求,在实操任务中也就无法根据规范进行保育工作。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是课程学习的引路人,除了课程本身的设置和教学设备之外,学生是否能够在一门课程中发挥作用,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目前,在大部分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教,学生被动接受内容。教师关注比较多的是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如何才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掌握效果。此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升华。对于实训操作内容,仅能照本宣科,缺乏实际指导,缺乏实战。

(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薄弱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倡导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探究,为学生发展服务,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作为中职学校的学习者,认识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内在动力不足,通常认为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实施,是学校和教师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情绪的产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逃学、抵触学习的状况。

二、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意义

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对于解决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课程、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并在优化这些问题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设置智能化、模块化,完善课程体系

微课的翻转课堂下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智慧模块化,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整合归类课程内容,形成微课系统。学校根据幼儿园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按不同的领域划分成几个相互独立但又内在紧密联系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学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学习,知识点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将宽泛的单元结构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

(二)弥补实训设备不足的缺陷

实训教学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并能具备实际应用能力,这也要求学校实训设备要充足。对于实训设备问题,微课的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为了达到实训操作的目的,微课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单一化和僵硬化的问题,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及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促进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如在儿童身体测量的实训操作中,制作具体要点分解的视频,让学生反复学习掌握处理技巧。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微课构建的翻转课堂各模块教学视频由专业课教师设计制作,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在线学习。课前,学生利用各种零碎时间,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直观、形象的动态微课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可以激发自觉学习的信心。利用微课视频,教师在幼儿常见病及预防学习小节中,首先播放了视频、图片,幼儿出现各种疾病的异常症状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随后提出问题,视频中孩子出现了什么生病迹象?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也为进入正式课堂奠定知识基础。

(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微课课件的制作对教师掌握视频制作和编辑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制作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微课的制作与合理应用,可以全面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翻转课堂的实施可转换教学方式,摒弃一味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保健的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微课构建的翻转课堂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教学实践

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互为补充,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下面以学前儿童常见病及防治模块教学为例,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课前阶段,自主学习

课前,针对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制作知识点微课视频内容,同时利用学习通等多种线上学习平台,分别录制《学前儿童患病常见迹象》《学前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等微课教学资源,同时编写学习任务单《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学生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采取自主学习、小组说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对照自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提问。教师采用线上网络平台工具,解答学生提问,师生互动交流。微课的暂停、倒退、重播观看,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碎片化、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课堂阶段,实现知识内化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学习课外知识,将课堂知识内化。课堂中,知识的内化主要通过达标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课堂评价的教学方式开展。

1.达标练习,检验自学成果

教师通过设置适量的、有针对性的达标测试练习,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围绕幼儿常见疾病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讲评练习结果,进行内容整合。

2.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在设计幼儿常见病系列微课时,设计一个实际常见、协同探究、归纳总结知识的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检测练习完成后进行。例如,在幼儿常见病的类型的翻转课堂上,设计一个幼儿肥胖症案例,结合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分析判断这个幼儿属于哪种程度的肥胖,说明肥胖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拓展性问题:实习保育教师如何进行保健预防?针对案例展示成果。

3.嵌入复习课堂,关注学习者成长

在课堂上进行嵌入式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评课、班级内部评课、班与班之间评课、个人评课都能派上用场。如,教师在学生小组探究、讨论学习环节,随机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参与状态,对学生做出过程性评价。对问题的回答、小组分享汇报展示情况使用小组成员组内及组间评价。再者,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问题的思考逐步深入。评价体系真正为学习者服务,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更好的鞭策作用。

(三)课后阶段,知识与技能的总结拓展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主要在课后完成。教师在学习通等平台上设置问题,要求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处理高热惊厥,先让学生回想课堂实践以及教师的讨论进行问题解答。学生登录微信或学习通平台,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概括常见病的易错点,并进行知识技能的拓展。

四、结语

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为依据,为专业知识的储备打下基础。此外,教师也改变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从而培养更多的保育人才。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实训微课
儿童卫生保健知识绘本的交互设计研究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