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刍议

2024-05-23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钟良辉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将进酒古诗词诗词

文/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钟良辉

我国古诗词很大部分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于教师来说是当务之急。但传统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以及中职学校对文化课的不重视,种种因素导致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势在必行。

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必要的兴趣

由于古诗词在语言表达方面跟现代汉语相差甚远,而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因此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往往很难对其语言及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更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长此以往就导致这些学生比较抵触或者厌倦学习古诗词,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往往以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古诗词的知识和内容,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古诗词丰富的内涵,由此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定位不合理,教学目标简单化

近年来,受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影响,许多教师将古典诗词作为背诵材料来教。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教师将诗词主旨硬塞给学生,不深挖诗词文字背后的情感因素,当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将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把文质兼美的诗词当作文言文能力的训练材料,一篇优美的诗词讲得枯燥无味。有的将诗词教学等同于现代文阅读,分析段意、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等,就是不分析诗词意境,忽视诗词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思路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为了有效地提升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只有对古诗词产生兴趣,才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现代比较久远,学生无法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进行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借助各种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包括影视作品、画面和音乐等,营造学习古诗词的美好情境,有助于开展教学。比如在对北宋文学名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与这首词有关的视频、画面和音乐等来有效地营造情境和氛围,使古诗词与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可以将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播放给学生,学生在这首歌的旋律当中能够对当年的赤壁战场产生更深切的感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将与赤壁景色、历史背景有关的图片和画面展示给学生,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古诗词的效果。

(二)联系学生实际,自由赏读诗歌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更喜欢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调动积极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色,让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比如,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

(三)通过吟咏诵读进行体悟

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当中的感情,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口大声诵读,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从情感上穿越时空,与古诗词的作者进行对话,这样就能够快速地融入诗词中,并且体会到诗词中的感情,理解其包含的意境。与此同时,吟诵的方式还能够起到化静为动的效果,让诗词通过吟诵而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通过对古诗词富有韵律的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把握,能够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诗词的具体特点为依据将配乐朗读、学生朗读、教师领读和名家朗读等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贯穿诵读,对学生的诵读水平和意识进行培养,使其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感悟诗情,体会诗韵,把握诗意。比如在对《将进酒》这首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播放濮存昕的《将进酒》朗诵视频,从而让学生在雄浑沉郁的声音中对将进酒的内在情感进行感悟,从而逐渐地融入全诗的意境当中,之后教师再将《将进酒》的诵读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感悟《将进酒》诵读中节奏与声调的变化,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将进酒》这篇作品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而学生则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真正感受李白在创作这首作品时的情感,进一步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和自我理想之间的复杂矛盾。

(四)把握作者的创作背景

诗词是诗人对人生和时代的感悟,因此其与作者创作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具有密切的关系,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也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诗人所处的时代、其自身的性格、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诗中有所反映。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体会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和具体的内涵,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生经历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苏轼在被贬之后所创作的一首怀古词。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担任当地的团练副使,由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再加上当时深受乌台诗案诬陷的影响,因此其内心无比烦闷和忧愁,但是却无法自遣,只能通过游山玩水来缓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并且寄托自己的无限忧思。面对黄州的赤壁矶,苏轼想起了三国时的古战场,由此感慨颇多,并且进一步回想起周瑜青壮年时期就已经功业有成,谈笑之间消灭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留下了不朽的功名,而自己却是被贬之身,不仅壮志未酬,反而过早地长出一头的华发,与周瑜相比,自己的处境何其落寞,何其无奈,在这种情境下苏东坡愤而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教师通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苦,进一步明白苏东坡只是通过对三国人物的追念以及面对古战场的感慨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怀才难遇的感慨与悲愤。总之,通过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遭遇,能够使学生对其诗词创作的情感进行更好地理解,从而深切地体悟到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和意蕴,对于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打造精彩的课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在具体的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须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具有良好文学素养和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才。

猜你喜欢

将进酒古诗词诗词
《将进酒》篆书
将进酒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将进酒》的“三气”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