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三四”机制下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2024-05-23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班委会育人班级

文/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韦 权

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叛逆心理、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日常表现大多为自信欠缺,不思进取。为扭转这种窘况,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状态,在班级建设中做到了理顺班级组织、加强制度建设、活跃班级关系,用心用情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人性化的管理中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提升,学习到更多的技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德艺双馨专业人才。

一、建好“两个组织”,筑牢班级坚强战斗堡垒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求学生涯中学习知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建强班级委员会组织

班委会是班级的战斗核心,我们依据班级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建强班委会,培养和选好班长及班委会干部,做到有统一领导、有目标、有分工、有任务、有自治。做到班委会“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跟”,通过班委会建章立制,给予学生成长的机会,在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激发班级自信、班级活力和班级凝聚力,实现“立德”和“树人”的终极目标。例如,我们通过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将班级建设细化到制度保障、安全环境、班规班约、交流空间等方面,班委会人人有岗有责,让班级成为班干部的“赛场”,建强每一个班级集体,让学生在“教师协助”“生生自治”中收获自信和成长,培养学生平等协商、互助合作等精神,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班级学生快速摆脱厌学情绪、叛逆心理、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足等不良习惯保驾护航。

(二)建强家长委员会组织

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明确提出,各地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 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也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以班为单位组建家长委员会,提供平台,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促进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放手让热心的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开展家校共育,实现互相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进一步筑牢班级建设战斗堡垒。

二、做到“三个坚持”,落实班级治理有效制度

班级制度涵育着班级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既能规范学生自身行为,又能形成班级价值共识,保障班级各项事务有序运行。

(一)坚持班级制度服务班级的性质不改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无秩序无规则的班级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班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时刻绷紧班级制度这根弦,用制度管理班级、用制度服务班级。一是完善班委会、班级管理小组、宿舍管理小组、家委会工作规程等组织建设制度。二是把如班规班约、纪律规定、卫生规定等班级日常管理制度上墙,构建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服务于班级生活,助力优秀班级建设。

(二)坚持班级制度关爱集体的性质不变

道德秩序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通过压抑人性来建立某种道德规范,而是帮助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性,最大限度地促进生命的自由发展。我们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班级人的发展和关心关爱相融合,公平对待优秀生和学困生,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关爱的温润,增强自信心和收获幸福感,逐步建立起师生之间互助互爱的集体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三)坚持班级制度学生参与的原则不松

我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制定和实施班级制度,让学生参与决策班级制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师生之间约定和认可的准则。另外,学生在理解、讨论、感悟、实践各项班级制度时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在参与和自我约束中实现民主、平等、理性班级建设,提升班级执行力。

三、建立“四种关系”,打造和谐合作共赢班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表现呈现出了许多新变化,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面对新变化,应把建设和谐合作共赢的班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打成一片,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师生朝夕相见,师生关系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班级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班级的育人效果。在开展教育中,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亲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平等平视对待每位学生,在日常与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接触中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如下午放学后,我们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适时与学生开展“一场篮球赛”“一场乒乓球赛”“一场技能比拼”等,在活动中平衡师生关系,建立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进一步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拧成一团,构建互助互爱的生生关系

良好的班级集体,同伴间关系融洽,相互间发展友情,是一种合作社会化的学习方式。如果生生之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能为同学之间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撑,帮助班级产生班级情感,进而形成坚强的班级集体意识。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们倡导学生在集体生活里“讲道理”“有事好商量”,班级之间、生生之间要讲道德,拧成一团,相互尊重对方,在和谐相处和平等协商中实现合作共事,打造班级独特的精气神,进一步形成班级的品质。时刻保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班级和学生在彼此理解和信任的班级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强化合作,构建互助共赢的师师关系

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新形势下开展育人工作,紧靠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全员协助完成。班主任作为班级育人核心,要与学校领导和各科任教师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努力呵护班级健康成长。我们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形成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学校分管政教副校长、政教主任通力合作,各科任教师齐心协助的工作机制。做到多角度了解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学情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中科学有效开展学生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如2019年计算机专业的赖同学,初中时无心向学,来到我校后屡屡违纪,我们联合学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他的自身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相互间的密切配合下,该生逐步改变了不良习惯。我们同时鼓励他发挥脑子灵活、看书多、动手能力强的优势,鼓励他竞选文学社社长,经过角逐,当上了文学社社长,经过文学社进一步的文学浸染,毕业后找到了待遇不错的平面设计师工作。此外,我们还联合学校各社团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在班主任的引领和指挥下,开展共建共育,保障班级育人工作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四)家校协同,构建将心比心的家校关系

心理学家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将心比心引导或建议家长参与班级育人工作,从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打通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最后一公里”。一是向家长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巡班巡舍及科任教师反馈,通过电话、微信和实地家访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向家长传达,争取家长的支持。二是建议家长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建议家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一方面,当学生遇到真正喜欢的事情时,父母可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坚定的决心、坚强的意志、遇事迎难而上的品格。另一方面,如果学生面临失败和挫折时,建议家长不能用责备和谩骂的方式对待子女,要及时帮助子女梳理思路,调整情绪,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三是建议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机会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对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与奖励;对未经思考,处理方式不当的事情要给予批评,当面指正,并要求今后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四是建议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听取子女的意见,了解内心的想法,获得子女的认可。一旦做了决定,就要说到做到,要树立威信,不能因子女出现情绪而迁就。如需要重大事件决策,要实事求是理性分析提供的意见,在分析推理中肯定子女的主张,该接受的接受,该舍弃的舍弃。

中职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中职学校是培养中职能手、大国巧匠的重要阵地,我们重任在肩,但只要我们初心不变、拼搏不减,与时俱进,勇毅前行,不断改进和优化育人方式,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有理想有担当、德艺双馨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班委会育人班级
班级自主管理视域下轮流班委会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电子版委会表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不称心的新班级
建设优秀班级委员会,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