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护理实训课程的思考

2024-05-23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苏晓莎

广东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实训思政中职

文/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苏晓莎 林 琳

前言

从现代化课程教育改革来看,要将课程思政真正融入教学中,需坚持育德育才一体化(陈鹏磊、郎文静,2023),才能实现真正达到思政教育效果。与传统、单一的思政学科教学要求不同,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往往体现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学习目标,及时、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因此要充分把握整体课程体系的设计,这是进行人才培养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手段,也是对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主要基础。对于护理实训课程而言,要把思政知识融入护理专业教学当中,应从提升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着手,潜移默化地将思政理念渗透到各环节中,从而实现价值引领下的教育作用。

一、护理实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研究

1.护理技能教学讲授占比高,价值引领亟待加强

结合新时期教育改革政策,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应积极承担起自身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担,实现现代化技能人才全方位技能提升以及综合素养提高的目标。在这一理念影响下,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也应该体现出相应教育策略的调整,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列为教育根本,在学生护理技能有效提升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各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实训课程示教时,更多的是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专业化护理技能的培养,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才进行强调,未能体现在全过程、系统化的教育促进效果落实(毛艳,2015),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也亟待加强。

2.护理课程思政渗透其中,教学模式需要调整

从当前课程完善来看,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阶段课程教育体系是必要的教育策略展示,也是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化教育中各环节渗透的重点。中职学校教育亦是如此。从新型教育策略提出以来,中职学校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当前各专业都在实行思政教育内容渗透课程教学理念,强调促进效果,但实际教育质量却有待提升。这是教育模式不完全契合当前教学改革政策的主要表现,也是教育体系构建中,单一、固定化实训教育环节无法及时进行教学改进的主要因素。这种教学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教师对政策性的教育内容理解不到位,只是结合政策导向进行教育改善,未从素质教育本质出发,着重把握新时期教育促进的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下,实训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3.思政教学评价制度待完善,评价效果不全面

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护理实训课程教学环节,不仅要体现在实训课程教育模式的改进环节,更应贯穿课程教育的全过程评价环节,着重突出护理教育评价教学体系完善化呈现,这是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明确现代化教育思路改进的具体目标。实践证明,中职学校进行护理课程教学思政元素的融合,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其教育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是教学评价以及考核制度的设立,无法实现客观性、综合性的评价效果,只是强调结果评价理念的体现,未突出改革后教育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对于思政教育渗透教学现状分析以及具体评价目标构建不到位,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融合评价问题。

4.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师资缺乏,课程渗透不够深入

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也能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要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日常教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教师人才紧缺,很多教师本身没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其知识结构主要建立在教材之上,缺乏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实际护理问题的解决往往无法给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学校本身对护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也存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很难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部分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在课程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不够。

伴随工作任务的加重,护理专业教师分身乏术,不仅要从事繁重的课程教学,还要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技能竞赛辅导、备战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很难有系统、较长的时间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中。

二、护理实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内涵

1.有利于强调尊重生命的现实价值

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实现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方式。结合护理专业知识进行思政教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在对健康、生命理解的时候,能更深刻地感知病患的心理,从而能更好地实施护理操作。同时还能在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对患者的关爱,这对培养护理学生职业化素养也有重要意义。从医学教育发展来看,这种有特定对象的教育目标也决定了护理专业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必要性,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前提。护理教师应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相关生命教育元素(唐丽静,2023),从护理实训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人性的教育,科学、深刻领悟到生命的真正内涵。

2.有利于实现护理教学改革目标

在护理专业不断发展改革进程中,护理课程教育也应该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目标引领下的高质量教育发展。实现“生物——心理——社会”融合性教育模式的完善,这也是护理专业学科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重点(张慧、王泽宇、郭璐,2022)。当今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将专业化护理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落实,这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也是改革后护理实训课程教学中高素质人才思想培养的重要策略。随着现代化教学步伐的加快,通过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需要我们在专业教学中结合爱国主义核心价值目标,来实现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护理实训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实现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课程的开展旨在引领学生认识并掌握护理相关概念及理论知识,并在护理实操环节明确习得护理操作技巧以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知识体系化学习以及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更多实践经验,有利于自身综合技能素养体系的良好构建(侯云华等,2022)。而在课程中结合当前的教育政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能在对课程中关于健康生命促进、疾病预防教育引导中实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素养的进一步培养,这也是职业化教育领域中促进学生职业情感培养的重要手段。

三、思政教育有效渗透护理实训课中的具体策略

1.日常护理实训课程中及时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思政教育在护理实训课程中实现教育体系构建,应从教师课程教育引领教学基础中体现,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在护理课程教育中实现对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并将其科学、系统地运用于护理实训课程教学中。具体教育活动安排应突出职业教育情感教学作用,保证所教内容更符合护理职业道德促进以及学生职业情感提升的价值理念。在进行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秀护士相关的视频报道,引发学生学习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何旭、周香德、林珍,2022)。例如,通过对“南丁格尔”刘淑媛的先进事迹的视频播放,学生看到无论是一开始将照顾病人作为自身的工作任务,还是后来在产科为新生儿洗澡,刘淑媛的护理态度都始终如一,格外负责,坚守一线多年的护理经验带给刘淑媛敬业责任感。结合这一护理事迹渗透敬业价值,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对护理行业的看法,学生也能在榜样模范带领中明确护理工作性质,更好了解护理工作价值,从而更好对待护理工作。

2.结合政策性教育改革要求,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本质

新时期教育改革政策颁布以来,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实现思政综合素养提升教学呈现,还要结合全面德育教育引领,突出现代化高质量教育现状。要实现对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德育、智育以及护理技能的培养,应切实强调对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改善,要将学生护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列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目标,突出高质量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的促进。例如,对护理实训教材进行改革,可结合原有课程教育中的教学目标,积极引进相关的实训真实案例,包括社会报道的病案、医患纠纷科学处理等真实事例,引发学生学习思考。例如,在“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实训课程教学中,可结合日常突发生命安全事故救援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当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周围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来说明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作用。在“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实训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跟学生分享直接输注青霉素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输注青霉素药物之前做青霉素皮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学生也可以从实际案例中来明确整体的实训流程,更好地把握护理实训课程中的学习内容。

3.利用护理情景模拟教育手段,实现思政渗透教学效果

思政教育在基础护理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渗透,应落实实际情景模拟教育效果,让学生从护理理论技能提升基础中,更能实现自身护理环节实训效果的促进(张瑜等,2022)。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进行护理技能培养,通常采用模型开展教育活动,尽管教师已经融入细致的操作手法,但学生只是观察,无法真正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很难实现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杨永等,2022)。因此,情景教育课堂的改善,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必不可少。例如,在进行“药物过敏”实训课程的时候,教师可设计如下护理实训场景:“在你的护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过敏反应,你该怎么解决?”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医患情景模拟活动,在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怎样进行沟通才能在更好、更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患者情绪得到放松。不单是“药物过敏”实训课程,在其他护理实训技能项目,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团队设计场景来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得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实训场景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实训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在问题导向性教育方式中引发学生学习和思考。同时,教师教会学生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也是落实与人友好相处思政教学理念的主要环节。

4.积极强化护理教师专业素养,呈现教书育人教育价值

思政教育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开展还表现在对护理教师专业化素养技能培养环节中。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传授知识的职责,还应承担育人教育的价值促进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教师根本教学任务(孙岩,2022)。因此,护理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中,还应加强对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例如,可通过举办兄弟院校护理实训交流会,实现不同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突出不同教育理念下的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效果,还能在立德树人教育基础上,强化德育、护理责任意识。同时,还要在护理教师课程教学培训中,加强思政素养培训理念,引导教师进一步了解护理实训课程开展的意义,从而更好改进自身的护理实训课程体系,带给学生更加全面、更加高质量的实训课程,让学生更乐意进行护理实训课程学习,从中提升学生护理职业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实训课程中落实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渗透,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全面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化教育目标中多种教育目的达成的重点,这对中职学校人才价值培养也有重要价值内涵。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应强调教师自身思政教育认识的提升,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在保证护理实训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实现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这是思政、人文以及护理专业化技能融为一体的重要环节,也是多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只有全过程体现思政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实现护理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促进。

猜你喜欢

实训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