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行为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2024-05-21刘菲菲孔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8期
关键词:食管癌机体营养

刘菲菲 孔雁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聊城 252000

食管癌是下咽至食管胃结合部区间上皮细胞组织炎性病理性恶化改变的胸外科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患者吞咽食物出现进行困难、胸口牵拉样针刺性疼痛、声音嘶哑、机体消瘦明显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引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放射性食管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1〕。食管根治术通过将病灶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可有效控制癌细胞的消散与转移,为临床治疗首选〔2〕。但在以往心理行为护理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忽视了患者术后机体康复的生理需求,导致患者自身营养处于失衡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3〕。因此,采取高效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通过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程度的不同给予其相应的营养支持护理,在消化内科系统疾病临床护理领域应用效果较为可观〔4〕。本文拟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行为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4例,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借助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纳入标准:①出现咳嗽发热、胸痛、进行性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以及消瘦等症状,经由CT检查、磁共振(MRI)、超声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癌胚抗原以及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等,符合《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诊断标准者〔5〕;②年龄38~76岁。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周期、哺乳期及月经周期者,②患有甲状腺癌、肺癌、肝癌以及淋巴结癌等恶性癌症者,③患有严重颅脑外部重创损伤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肾脏功能衰竭以及酮症酸中毒急性发作期者,④伴随血管性血友病、急性白血病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碍者,⑤既往存在贫血、营养不良、厌食症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糖尿病史、居住地区、付费方式及肿瘤位置等临床基础资料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自身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密切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等,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将疾病相关专业知识及术后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及时进行心理疏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进行用药饮食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在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可通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功能程度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取利于试验顺利开展的端坐位,指导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30 ml温开水经口服下,密切观察患者饮水过程中的情况,并进行不同程度等级的划分,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吞咽情况,对患者膳食机构进行针对性调整。

1.2.2.1Ⅰ级:患者可1次将30 ml温开水顺利喝完,在其过程中没有呛咳的症状发生。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及喜好,为其制定利于机体术后康复的饮食计划,多进食易消化、清淡以及维生素富含较丰富的“常规”食物,鼓励患者少食多餐,每天4~5餐,进食过程中饮食中保持细嚼慢咽原则,放置进食过快出现呛咳,造成手术创口牵拉出血。

1.2.2.2Ⅱ级:患者可分两次将温开水进行顺利喝完,无呛咳发生。护理人员膳食摄入种类选择时可选取碎肉末粥、酸奶、新鲜蔬菜泥、碎肉、碎鸡蛋、老式酸奶等“布丁状”食物,保证患者每天机体蛋白质摄入量在100~200 g左右。根据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量为术前1/2,用餐时间维持在30~40 min,每天4~6餐,保证患者胃部达到6~7分饱。

1.2.2.3Ⅲ级:可将温开水1次顺利喝完,但在饮用过程中有呛咳发生。护理人员可选取黑芝麻糊、质地较为黏稠的肉汤粥、碎面条、鸡蛋羹、蛋花汤等“羹状”食物,进食时间约35~40 min,进食量为术前1/3,进食频率为每天4~6次。在进食过程中为避免发生呛咳,护理人员可将床头调高至30°左右,进食结束后休息30~40 min后,再将床头放平,避免食物反流。

1.2.2.4Ⅳ级:患者在温开水饮用过程中需分2次或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发生。为保证患者自身机体营养状态处于较为平衡状态,护理人员可借助鼻饲胃管对患者进行肠道内营养支持。匀浆膳主要包括鸡蛋120 g、绿叶菜200 g、精瘦肉75 g、米汤300 ml、牛奶400 ml、胡萝卜100 g、食用盐2~3 g、植物油8 g等,进行加工混匀总量为1 500 ml的“匀浆膳食液”,总热量为1 890 kCal。在输注前将其加热至38~40 ℃,并以40~60 ml输注速度,每次输注量为300~500 ml,输注时间为30~40 min,每天4~6次,持续输注3~5 d后。每次输注结束后需应用20~30 ml温开水,进行鼻饲胃管冲管,随着吞咽功能逐渐恢复,可遵医嘱拨出胃管,转为流质饮食。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康复指标 (1)观察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正常范围: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范围18.5~23.9 kg/m2),并进行对比分析。(2)通过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 Distress Thermometer,DT)对患者心理痛苦状态进行综合测评,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心理痛苦程度越轻,量表Cronbanch α系数为0.87。(3)采用相关生活质量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Cor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从躯体、社会、认知、角色以及情绪等症状进行综合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量表为Cronbanch α系数为0.754~0.872〔6〕。

1.3.2并发症 严密观察患者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康复指标比较

与常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Hb、BMI等水平提高趋势较为显著,DT、QLQ-C30等综合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康复指标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作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病死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8-10〕。食管癌发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不规律生活作息时间、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负担与压力等,导致患者自身机体对于外界不良因素的免疫能力逐渐下降,食管下1/3处巴雷特黏膜上皮,在病毒及细菌的侵袭下,发生炎性浸润性病理性分化增生;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时还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11〕。食管癌根治术虽可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但由于颈部神经脉络丛较为繁琐复杂,手术过程中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恢复需求,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失调〔12〕。因此,实施有计划、目的明确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通过始终坚持“以患者为护理核心”,以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及加速康复为护理目标,在洼田饮水试验方式的借助下,对患者吞咽功能状态进行综合测评,根据不同吞咽等级拟定相应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13-14〕。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看,联合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康复指标显著呈逐步升高趋势,与赵兰兰等〔15〕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为保证患者术后自身机体营养状态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护理人员可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膳食饮食计划,缓解了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此外,研究还发现,与常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讲,联合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为避免患者术后因吞咽功能障碍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较强的饮食计划,再加上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患者临床治疗的配合程度,确保患者自身机体营养摄入充足,利于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加快了患者术后机体康复速度〔16-17〕。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食管癌机体营养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