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4-05-20陈丽娟黄洪碧林碧清

中外医疗 2024年7期
关键词:肺气肿耐力阻塞性

陈丽娟,黄洪碧,林碧清

莆田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福建莆田 351100

阻塞性肺气肿是多发于吸烟人群和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慢性肺病。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上腹胀满或胸廓增大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较为严重[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进展而来,具有病程绵长、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由于肺气肿病变无法逆转,该病目前尚无治愈方式,临床治疗目的为通过药物治疗与相关的护理措施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既往常用的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枯燥,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因此还需寻找更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服务的医疗服务,目前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2];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通过指导患者每日规律完成相关训练项目,以提升呼吸功能的干预措施,有研究显示其对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对稳定病情有积极作用[3]。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水平,本研究随机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 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6~67 岁,平均(57.26±7.44)岁;病程5 个月~5 年,平均(2.66±0.67)年。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5~68 岁,平均(56.75±7.16)岁;病程4 个月~6 年,平均(2.75±0.5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方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内科学》[4]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标准,胸部CT 及X 线检查可见清晰病灶;②无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可参与运动锻炼;③有正常认知能力,可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②严重肝肾不全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①疾病宣教。通过发放宣传册和一对一沟通为患者进行疾病宣教,让患者对发病机制、症状、应对措施等知识有基本认知。②生活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定期更换被褥,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咳痰,并为其拍背。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不食用油炸、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④运动指导。叮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活动。

观察组接受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全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①宣教: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病情、日常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护患一对一开展健康指导,讲解规范用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②生活护理:保持病房温度、湿度和光照舒适度,根据气候变化为患者增减衣物;定时整理房间并消毒、通风,减少外界对患者呼吸道造成的刺激;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咳痰方式,为患者拍背。③心理干预:鼓励吸烟患者戒烟,叮嘱患者远离吸烟人群;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主动帮助其疏解不良情绪,陪同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积极完成训练。④饮食干预: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食谱,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保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摄入。⑤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方式锻炼,20~40 min/次,3~5 次/周。(2)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训练。①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半卧或平卧,保持身体放松,将双手轻置于胸口下方,指导患者缓慢而深地吸气,并感受腹部鼓起,保持3~5 s 后再均匀吐出,充分放松膈肌,训练过程中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15 min/次,3 次/d。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缩紧口唇,经鼻腔吸气后,以收腹、胸部前倾的姿势缓慢吐气,吐气时间为吸气时间2 倍,15 min/次,3 次/d。③吹气球训练:将患者带领至康复训练室开展集体训练活动,将半径为10 cm 左右的小气球悬挂在细绳上,距离患者面部约10 cm 处,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将气球吹起并保持飘在最远距离数秒,而后采用腹式呼吸休息片刻,重复上述操作,对气球吹得高、远并保持时间较长的患者给予表扬,鼓励患者进行同伴教育。

两组患者干预措施均持续8 周。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第1 s 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并计算FEV1/FVC。②护理前后采用6 min步行测试(6 Minutes Walk Test, 6 MWT)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5],让患者在通风、平坦的路面上尽量以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行走6 min,记录行走距离,距离越远代表患者的运动耐力越好。③护理前后采用伯格量表(Borg Scale, Borg)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6],分值0~10 分,0 分代表“无症状,未感到任何费力,无肌肉劳累,无气喘吁吁或呼吸困难表现”,10 分代表“极严重,过去从未经历过的劳累和(或)呼吸困难”,即分值越高,代表呼吸功能障碍越严重。④护理前后为患者发放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Breath Questionnaire,SGRQ)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7],问卷包含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等)、疾病影响(焦虑、沮丧、社交活动等)、活动能力(家务、爬坡、日常活动等)3 个部分,采用5 级评分法,各部分总分为100 分,粗分转换后量表总分为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运动耐力指标、呼吸功能障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的FEV1、FVC、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注:FEV1:第1 s 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FEV1(L)护理前1.27±0.38 1.28±0.41 0.098 0.922护理后1.46±0.31 1.64±0.32 2.213 0.031 FVC(L)护理前1.51±0.37 1.53±0.31 0.227 0.821护理后1.97±0.51 2.32±0.47 2.764 0.008 FEV1/FVC(%)护理前45.20±2.99 45.18±3.12 0.025 0.980护理后59.22±3.02 65.17±3.02 7.631<0.001

2.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与呼吸功能障碍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的6 MWT 较对照组更远,Borg 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与呼吸功能障碍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与呼吸功能障碍对比(±s)

注:6 MWT:6 min 步行测试。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6 MWT(m)护理后3.08±0.44 2.58±0.35 4.871<0.001护理前304.15±28.66 312.42±29.18 1.108 0.273护理后359.87±30.46 417.88±29.41 7.504<0.001 Borg 量表评分(分)护理前4.13±0.71 4.07±0.65 0.341 0.734

2.3 两组患者SGRQ 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疾病影响、日常活动以及SGRQ 总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GRQ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SGRQ 评分对比[(±s),分]

组别临床症状干预前63.15±5.66 63.25±5.75 0.068 0.946干预后58.64±5.07 50.18±5.21 6.374<0.001疾病影响干预前56.89±7.62 57.22±7.35 0.171 0.865干预后45.62±7.12 39.42±6.20 3.597 0.001日常活动干预前55.78±5.18 55.20±5.45 0.423 0.674干预后44.32±4.88 39.17±4.21 4.377<0.001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总分干预前59.12±8.65 59.44±8.37 0.146 0.885干预后42.68±7.25 38.57±7.21 2.202 0.03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机体功能日渐衰退,难以承受负荷较高的全身性训练[8],并且易在干预过程中产生负性情绪,配合护理的积极性较低,导致干预达不到理想效果。另外,既往临床采用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模式虽有完整的流程,但单一性较强,多以口头指导为主,缺乏个性化和趣味性,患者易感枯燥,依从性不高,且不利于长期坚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多有年龄较大、烟龄较长、机体功能差的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易对整体治疗效果造成不利,而运动耐力低、呼吸功能较差也不利于控制疾病[9]。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到呼吸功能训练当中[10]。

本研究为观察组应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取得一定成效,护理后,该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显著提升并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采用腹式呼吸训练可充分锻炼横膈膜,进行深度呼吸,有利于排出停滞在肺内的残气,促使肺下部的肺泡伸缩,增大肺泡通气量,确保充足的血氧供应,与文献中所得结果类似[11];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阻力,避免小气道提早塌陷闭合,可促进残气排除,缓解呼吸困难。两种训练结合可增大肺活量,对改善心肺功能有积极帮助。优质护理充分尊重患者的差异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提升了患者对训练和干预的认知水平,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区环境,给予细致的心理干预,均能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升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规范性,以促进训练效果提升[12]。

研究显示,呼吸功能训练对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积极作用,并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耐力[1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干预后,运动耐力得到明显提升,呼吸功能障碍明显缓解,运动耐力和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该组患者FEV1、FVC、FEV1/FVC 指标明显提升关系密切,研究结果与刘娜等人[6]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给予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功能强化训练干预,3 个月后,50例患者的FEV1、FVC、FEV1/FVC 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6 MWT 距离由干预前的(322.20±30.25)m增加到了(421.32±35.20)m,Borg量表评分由干预前的(3.98±0.41)降低到了(1.53±0.32)分,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干预的常规组(P均<0.05)。本研究中,观察组6 MWT 距离由护理前的(312.42±29.18)m 增加到了(417.88±29.41)m,Borg 量表评分由护理前的(4.07±0.65)分降低到了(2.58±0.35)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科学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提升。缩唇呼吸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差,避免细支气管提前塌陷,该呼吸方法有广泛实用性,患者通过训练掌握后不仅能在普通训练时应用,还可用于运动期间,对改善患者劳力性气促有重要帮助[14]。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了频率较高的呼吸功能训练,可帮助患者尽快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GRQ 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不能完全治愈,在常规干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为强烈的悲观、消极甚至绝望情绪,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并形成恶性循环[15]。本研究注重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其身心需求,护患关系良好,有助于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引导患者参与到集体训练中,可促进患者之间深入交流,缓解孤独感,提升训练趣味,激发心理灵活性,可显著降低疾病症状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重要帮助。本研究通过趣味十足的吹气球训练,增强了患者之间的沟通,活动气氛和谐愉快,患者参与积极性普遍较高。但由于客观因素限制,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并缺乏远期效果的观察,今后将进一步增加样本容量,开展远期随访,观察呼吸功能训练与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联合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和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呼吸系统障碍,对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肺气肿耐力阻塞性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